中学联盟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校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1六国论》 (共17张PPT).ppt

中学联盟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校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1六国论》 (共17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校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1六国论》 (共17张PPT)

六国论 苏洵 前230 前225 前228 前223 前222 前221 关于“三苏” 一门父子三词客 , 千古文章四大家。 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文章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洵、苏轼、苏辙 关于“三苏”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著有《嘉祐集》。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苏洵 第一段重点字词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2.赂秦而力亏 3.破灭之道也 4.不赂者以赂者丧 5.盖失强援 第一段理解 文章第一段四句的关系怎样?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1)赂秦而力亏 (2)不赂者以赂者丧 总 分 第二段重点字词 1.固不在战矣. 2.思厥先祖父 3.举以予人 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6.此言得之 第二段理解 1.本段证明了哪个观点?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 2.主要用了怎样的论述方法? 对比和引证 ①“得”与“亡”的对比 ②“难”与“易”的对比 ③“有限”与“无厌”的对比 第三段重点字词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义不赂秦 3.斯用兵之效也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后秦击赵者再 6.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 7.可谓智力孤危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9.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第三段理解 1.本段证明了哪个观点?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2.文中齐、燕、赵是因何而亡的? 齐: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燕:以荆卿为计 赵:“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 燕、赵 : 处秦革灭殆尽 之际,智力孤危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第三段理解 3.本段的假设论证有何作用? 从反面证明观点 为下段做铺垫 第四段重点字词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2.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四段理解 1.本段的观点是什么?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本段有何作用? 为下段做铺垫 第五段重点字词 1.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2.苟以天下之大 3.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第五段理解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地图 第五段理解 借古讽今 苏洵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对宋王朝怯敌退让敲警钟,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积威之所劫”,要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其统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