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充满底蕴--审题、内容、结构意识的强化.ppt

让作文充满底蕴--审题、内容、结构意识的强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作文充满底蕴--审题、内容、结构意识的强化

让作文充满底蕴 ——审题、内容、结构意识的强化 2014年高考作文应试对策 一、洞察命题趋势,把握高考脉搏 1、保持延续性 2、加大开放性 3、保留限制性 (1)写作内容限制;(2)立意底线的限制 (3)写作重心的限制;(4)文体要求的限制。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 话 题 作 文 审题难度低 选材范围宽 不受材料束缚 行文可抛开材料 注重相“关” (不易跑题) 材 料 作 文 审题难度高 选材范围窄 受材料的限制 行文必挂材料 注重相“联” (容易跑题) 二、做好四种储备,积淀丰厚底蕴 1、素材积淀: 铺叙美好的亲情和友谊;描摹美丽的景物和感人的场面;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热爱有品位的文化艺术;省查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历练人生观念、思想方法;了解前沿科技发展;展望、预测美好的未来。 2、情感积淀: 抒写“五情”——亲情、友情、师生情、乡土情、爱国情,“五心”——忠心、关心、爱心、孝心、信心。 3、文化积淀:抢占八个文化制高点——课本名篇、经典名篇、名人传记、经典影视、文化散文、鲜活时文、名言名句、睿智心语 4、理论积淀:实践论、矛盾论、方法论、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外因与内因的关系。 三、强化五项训练,打造扎实内功 1、审题训练——立足准确,追求深刻 (1)从概括性语句入手,审清思维模式——解决怎么想的问题; (2)从具体阐释语入手,审清写作重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3)从写作的要求入手,审清写作要求——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2、拟题训练——立足醒目,追求夺目 (1)、改装名作:《一笑而过》《我心永恒》 (2)、嫁接术语:《滴滴香浓,意欲未尽》(亲情) (3)、援引佳句:《为伊消得人憔悴》 (4)、妙用修辞:《人生也是一张答卷》 3、表达训练——立足通畅,追求文采 朴素中有丰厚底蕴、情感血液,思辩中有人文精神,形象中有诗情画意,名著化用中有书卷气息。 4、书写训练——立足规范,追求完美 三清:清洁、清楚、清晰 三不:不写错别字、潦草字,不乱用标点, 不乱写乱画; 三适:适可、适中、适度 三要:时间要控制,格式要规范,字数要达标。 5、特长训练——立足高原,追求高峰 太阳,月亮,星星,萤火虫理论 四、关注几大热点,实施重点突破 1、关注自我 2、感受真情 3、情操陶冶 4、关注文化 5、走近环保 6、敏感心灵 一. 审题 首先要认识三点: 一是审视题目中的每一个词语或句子,来推测命题人的意图; 二是结合对题目的认识,全面深刻地体悟,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确定观点; 三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然后由物及人,由点及面,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 “材料作文”模式 ① 前不久,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有代表提出设立一个“国家阅读日”,提议受到不少作家的赞同。与此同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对此,你的意见如何呢? 请你根据上面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分析 一类文的标准:紧扣阅读日,有言之成理的意见。围绕“读书”话题,联系生活实际,有充实的内容。此作文特别强调审题和扣题意识,要突出材料中的“阅读日”而非“阅读”。 ②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被国务院以行政法规形式定为假日,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对此,你也许或有所联想、有所感悟。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分析 按照一类文标准,我们可以这样分析:要紧扣“传统节日”,有言之成理的意见。围绕“传统节日成为假日”话题,联系生活实际,有充实的内容。要突出材料中的“传统节日”而非“传统”。 ③ 一个无聊之徒为了嘲笑自己的穷邻居,在邻居生日那天,当着所有客人的面,请人送去了一托盘垃圾作为礼物。 邻居欣然接受了这份礼物,并不失风度地对送礼人表示感谢。他不慌不忙清理掉所有的垃圾,把托盘洗净,并在上面铺满鲜花,还附上一张卡片,写道,“每个人都会奉献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送还给邻居。 根据这则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分析 很多同学在写这篇作文时,只关注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每个人都会奉献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将作文立意为“奉献”。这些同学将邻居的话和整个事件割裂开来,导致立意偏差。全面理解材料,我们会把邻居的话体味的更准确、更深刻。 如果我们认为邻居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