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阿民间交往模式的形成特征及其影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2013 1 No. 1,2013
年第 期 回 族 研 究
( 89 ) Journal of Hui Muslim Minority Studies (Gen ,No. 89)
总第 期
[ ]
回族伊斯兰教研究
、
中阿民间交往模式的形成 特征及其影响
马 丽 蓉
( , 200083)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中东研究所 上海
: , 、
摘 要 纵观 中阿文明上千年的和平交往历史后发现 中阿之 间的民间交往主要通过 宗教之旅 学术之旅和 商贸
、 , “ ” , ,
之旅等方式时断时续 绵延不断地进行 并形成独特的 三轨并存 交往模式 在 中阿民间交往 史上发挥 了重要作 用
并成为新 中国对阿拉伯—伊斯 兰国家人文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
: ; ; ; ;
关键词 中阿文明 交往 民间交往 交往模式 人文外交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0586 (2013)01 - 0040 - 06
, 、
纵观中阿文明上千年交往的历史后发现 中阿之间的民间交往主要通过宗教之旅 学术之旅和商贸之
、 , , ,
旅等方式时断时续 绵延不断地进行 并形成独特的交往模式 在中阿民间交往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且产
生了深远影响。
、
一 三种交往方式的绵延传承
, — 、
教旅 主要是指来自阿拉伯 伊斯兰地区的伊斯兰传教士来华传播伊斯兰教 中国穆斯林远赴麦加朝觐
。 (651 )
的双向之旅 学界多以唐高宗永徽二年 年 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遣使唐朝作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开
。 , 、 、 、 、 , , 、 、 ,
始 唐代穆斯林来华 主要在长安 扬州 广州 泉州 海南和川滇等地 多为商人 也有传教士 士兵 工匠 唐
, , “ ” , 、
廷善待穆斯林 尊重其宗教信仰 不少 住唐 的阿拉伯穆斯林定居不返 以宛葛斯 普哈丁为首的一批圣门弟
、 , 、 、 、 , “
子 圣裔来华传教 广州怀圣寺 扬州仙鹤寺 泉州清净寺 北京牛街清真寺等名寺的出现 表明 已有大批阿
、 、 。 ,
拉伯 波斯 中亚等地穆斯林把伊斯兰教移植到中国 他们之中不少人世居中国 他们和中国的关系由是建
[1](P133)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