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选择的时延抖动受限组播路由算法.docVIP

基于边选择的时延抖动受限组播路由算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边选择的时延抖动受限组播路由算法   摘要:组播技术在多媒体通信的实际应用中十分重要,对各种交互式实时组播业务如视频会议等来说,不仅要考虑时延约束,而且要考虑时延抖动约束。对基于边选择的时延抖动受限的启发式算法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复杂度较低,性能也较好。   关键词:组播路由;边选择;时延抖动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9-30170-02   A Delay Variation Constrained Multicast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Alternative Routing   ZENG Hua-pu, SA Li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College,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China)   Abstract: Multicast routing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multimedia applications.Delay and delay variation constraints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interactive real-time application such as video-conferences. We present a new heuristic of multicast routing with delay and delay variation constraints in this paper which is based on alternative routing(ARMA). The computer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heuristic achieves both low complexity and good performance.   Key words: multicast routing; alternative routing; delay variation      1 引言      随着通信网络业务的发展,组播业务正日益增多,不仅对信息传送的时延有严格要求,而且要求组成员之间的同步接收必须满足目标节点间的时延抖动界限。为此,文献[1]引入了时延抖动限制,即从源节点到各目的节点的时延之差不能大于某一界限,提出了一种 DVMA(delay variation multicast algorithm)算法。   此算法可以产生很好的结果,返回的组播树时延抖动很小,但是其算法复杂度O(klmn4)相当高。文献[2]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通过扩大中间节点的范围使得路径选择的范围加大,降低复杂度。   但是,非树节点的中间节点的引入会产生两种情况:可能导致等待加入的目标节点到源点的路径本身产生回路;也可能使原来的树加入路径后产生回路。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边选择的时延抖动受限的组播路由启发式算法(ARMA)来解决这个问题,并对文献[1-2]的算法进行一些改进,使之能以较低的算法复杂度得到较好的性能。   前一种情况可检查在等待加入路径中节点的序列是否有重复出现的节点来排除;对于后一种情况,则回溯并找到会产生环路的两个环节点,找到与第一个(即在待加入路径节点序列中靠近目标点的环节点)环节点相连的两条可选环边,选择两条环边中的一条,使得抖动可能减小,并使生成树无环。      2 时延抖动受限的启发式算法      2.1 网络模型   通信网络可以用无向图G=(V,A)表示,其中V是网络中所有节点组成的集合,节点数为n=|V|;A是图G中所有边的集合,边数为l=|A|,每一条边表示两节点间的一条通信链路,相邻两节点间最多仅有一条边。每一条边都对应一个非负时延值,链路时延函数为D:A→R+ 。   在组播应用中,信息从源节点s∈V出发,经组播树T=(VT,AT)到达各目标节点。组播树T是一棵以s为源节点到达所有目标节点的树,它是图G的子图。目标节点表示为M?哿V-{s},令m表示目标节点的个数, m=|M|。P(s,v)表示从树上源节点到目标组播节点v(v∈M)的路径。   2.2时延抖动受限的问题描述   时延抖动受限的组播路由问题, 其约束条件可以用式(1)和(2)描述.      其中,Δ为时延上限边界值,δ为任意两条到达组播节点路径时延之差,即时延抖动上限边界值。式(1)和式(2)两个约束是冲突的,式(1)要求源节点经过短路径到目标节点,式(2)常放弃最短而选时延更长的路径,使得时延抖动满足限制。   2.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