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少换乘路径选择算法的改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最少换乘路径选择算法的改进   摘要:最短路径是图论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算法问题,也是公交出行路线选择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分析研究目前比较流行的最短路径算法,根据人们选择出行路线的心理,提出以最少换乘为第一目标,最短路径为第二目标的思想,并以其作为基准点,对传统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中存在的问题做出适当的改进。   关键词:最短路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最少换乘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1-168-03   Improvements for Optimal Path Selection Algorithm with Minimum Transfer Times   JING Li-rong, MA Shang-cai, SHEN Lia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Taiyuan 030006,China)   Abstract: The shortest path problem is a classic algorithm issue in Graph Theory study,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Bus Travel Route Choice System.In this paper,by analyzing the shortest path algorithms which is an idea prevails currently and considering peoples psychology when choosing travel routes,the minimum transfer times is regarded as the main principle and the shortest path followed is proposed.Based on the discussion above,appropriate improvements are made to the traditional Breadth First Search algorithm.   Key words: Shortest Path;Breadth First Search Algorithm;Minimum Transfer Times   城市道路交通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的运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面对未来的城市,道路有效地运行,无疑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解决交通拥挤的直接办法是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增加公共交通运输能力提倡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但正因为路线的众多,给人们出行选择路线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在综合考虑了时间,费用,距离的基础上,人们倾向于选择能花最少的时间,付最小的代价的路线作为出行路线。   目前,已经有许多的研究者在公交最优路径选择问题中做出了相关研究。王建林提出一种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城市公交网络最优路径算法,文中充分考虑了乘客乘车时的心理因素,并指出换乘次数最少是乘客出行时考虑的首要因素[1];胡霍真等人将最短路径算法应用到公交车网络中,并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取了较好的查询结果[2];李洪波等人提出了一种动态优化的Floyd最短路径算法,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3]。   本文第二节简要介绍了几种比较著名的最短路径算法,并分析了其算法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三节中具体的描述了传统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以及对公交车路线网的抽象。第四节给出了一种新的公交车路线网抽象模型和改进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经实例验证了该新模型以及改进算法的有效性。第五节总结全文。   1 最短路径算法综述   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各个领域的高度重视。研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各种相关的知名算法,如Dijkstra算法、Floyd算法以及A*算法等,并且成功的应用于各个领域。   Dijkstra算法是由E.W.Dijkstra在1995年提出的[4]。它是一种基于贪婪搜索技术[5]的搜索算法。首先,它求出从起点到最接近起点的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然后求出到第二接近顶点间的最短路径,以此类推。推而广之,在第i次迭代开始以前,该算法已经确定了i-1条离起点最近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Floyd算法是一种动态规划算法[3]。它从图的带权邻接矩阵A=[a(i,j)]n×n开始,按照公式(1)迭代,构造出矩阵D(1),D(2)……D(n-1),D(n)。其中D(0)=A=[a(i,j)]n×n,D(k)[i][j]是从vi到vj的中间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