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黄石市四医院骨科 黄开元 【摘要】 目的 观察自制微泵局部抗生素注入治疗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敏感抗菌素溶液放入自制微泵中通过与之相连的硬膜外麻醉导管以2~4ml/h的速度持续注入化脓性骨髓炎病灶6~10周。 结果 35例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炎症在3-7天得到有效控制。随访35例,随访时间最长2年4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1年3个月,34(97.1%)例愈合,1例复发。 结论 自制微泵局部抗生素注入治疗化脓性骨髓炎可有效保证病灶中抗菌素浓度,能提高化脓性骨髓炎的治愈率,有望成为治疗骨髓炎的一种新方法。 前言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以往一旦发生此病临床上常采用灌洗或抗菌素缓释体等局部给药方法治疗,这些方法在治疗和护理中往往存在不理想之处。 我科自1998年1月—2002年5月共收治急性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35例,在开窗引流术或病灶清除术后,伤口Ⅰ期缝合,用自制微泵(见附图一)将抗菌素注入病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自制微泵样品(附图一) 自制微泵的内部结构 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其中储药胶囊为医用硅胶,将抗菌素药液注入其中后,依靠其均衡收缩力为动力,使其中药液向前流动 。 附图二:A:持续开关B:自控开关C:小胶囊D:弹力压迫点E:流量控制管 自制微泵工作原理(一) 附图三:A:持续开关B:自控开关C:小胶囊D:弹力压迫点E:流量控制管 从储药胶囊中流出的药液,可以分二条通道前进(见附图三),一条是通过流量控制管“E”,再经过持续开关“A”(如果它是处在“开”的状态),而后继续前进,进入与之相连的硬膜外导管,随后药液经硬膜外导管引入病灶区,其中流量控制管“E”是一种内径相当微细的管道,其内的液体流速控制在2ml/h 。 手术方法: 以胫骨上端骨髓炎为例,麻醉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1. 体位、切口:仰卧位,前外侧切口,切口以病灶为中心,注意避免进入关节和骺板。 2. 显露、钻孔探查: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将胫前肌群向外侧牵开,如有骨膜下脓肿,经穿刺证实即可纵行切开骨膜引流出脓液并送培养,若无脓液,也常可见病变区皮质骨轻度粗糙,色泽灰白。可将骨膜向两侧稍作剥离,用骨钻钻孔数个,直达骨髓腔,以探查有无骨髓腔脓肿。如髓腔无脓液溢出,钻孔已达减压作用,然后将硬膜外导管的一端用注射器针头戳3~5个侧孔,用硬膜外穿刺针穿过皮肤将其引入病灶区,将导管的尖端及其已开侧孔的部分放在钻孔部位作局部注药用,同时于病灶骨旁放置一根硅胶引流管,全层缝合皮肤,即可结束手术。 手术方法: 3. 开窗扩大引流:钻孔后如发现有脓液自髓腔内流出,则用骨凿在钻孔部位凿除1cm宽、适当长度的皮质骨,开窗以通畅引流。用生理盐水冲洗,除去坏死组织和游离的碎骨片,但不要作髓腔内搔刮,以免扩散感染。将已开好侧孔的硬膜外导管放置于所开骨窗内,同时于病灶骨旁放置一根硅胶引流管,全层缝合皮肤。 手术方法: 4. 对慢性骨髓炎,手术时骨膜下剥离一般为1~2cm,以免影响骨的血供,引起感染复发和死骨形成,按死腔大小设计需开窗凿除的骨质,然后,用骨凿沿死腔边缘凿除骨质,直至成为浅碟状为止。为防止凿骨时引起骨折,可在预定凿骨的四周钻孔,再沿孔间凿开。但应注意切勿凿除过多正常骨质,以免影响骨的坚固性而发生病理性骨折。接着按下列顺序处理病灶:①如有脓液应先吸出,并作细菌培养,②摘除死骨③刮除脓腔壁,④切除肉芽和瘢痕组织,⑤使骨腔底和壁变为新鲜的出血面,⑥对包壳内的瘘孔、死腔及其中的脓液和腐烂组织亦须清除。切除“骨窗”陡峭的边缘,使骨病变区形如碟状,以利引流和肉芽组织生长。将已开好侧孔的硬膜外导管放置于所开碟形骨窗内,同时于病灶骨旁放置一根硅胶引流管,如果周围软组织塌陷就能消灭死腔者,可直接作伤口一期缝合,否则可考虑采用骨腔附近的带蒂肌瓣填充,消灭死腔,并放置硬膜外导管和硅胶引流管,一期缝合伤口。 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后患肢进行石膏托外固定,选用敏感抗菌素配制成生理盐水溶液注入自制微泵内,可为单一抗菌素或多种抗菌素混合溶液,通过微泵持续注药与自控注药相结合,使注药速度以2~4ml/h的速度注入病灶,时间约在6~10周。伤口内的硅胶管行负压引流。拔除注药硬膜外导管的指征:注药时间约在6~10周,同时体温正常2周以上,肢体肿胀消退,局部伤口愈合良好且无炎症表现。拔除硅胶引流管的指征为:时间约在3~10天,体温正常,硅胶管无引流物流出,全身及局部情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选)【机器人系列】Quick Overview of Robo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教学课件.ppt
- (精选)【机器人系列】Robotics in Surgery教学课件.ppt
- (精选)【机器人系列】Robotics Outline教学课件.ppt
- (精选)【机器人系列】Sensing for Robotics and Control教学课件.ppt
- (精选)【机器人系列】Smart Home Technologies教学课件.ppt
- (精选)【机器人系列】Using Surveyor SRV-1 Robots to Motivate CS1 Students教学课件.ppt
- (精选)【甲流H1N1精品课件】 CBER Regulatory Approaches & Activities To Support Licensure of Pandemic (H1N1) 2009 Vaccine教学课件.ppt
- (精选)【甲流H1N1精品课件】 H1N1 Risk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 Successes and Challenges教学课件.ppt
- (精选)【甲流H1N1精品课件】 H1N1 Travel Advice教学课件.ppt
- (精选)【甲流H1N1精品课件】 H1N1教学课件.ppt
- (精选)【抗生素课件课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教学课件.ppt
- (精选)【抗生素课件课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课件教学课件.ppt
- (精选)【抗生素课件课件】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趋势(57p)教学课件.ppt
- (精选)【抗生素课件课件】腹泻合理用药教学课件.ppt
- (精选)【抗生素课件课件】化脓性脑膜炎(31p)教学课件.ppt
- (精选)【抗生素课件课件】化脓性脑膜炎(43p)教学课件.ppt
- (精选)【抗生素课件课件】化脓性脑膜炎教学课件.ppt
- (精选)【抗生素课件课件】环境中药物与个人护理品监测技术教学课件.ppt
- (精选)【抗生素课件课件】间质性膀胱炎教学课件.ppt
- (精选)【抗生素课件课件】菌落教学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