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食品污染预防(共两章)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1.有机磷农药: 目前用量最大“第二代农药” 性质不稳定,残留期短 急性毒性强,主要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有些可产生“迟发性神经毒作用” 慢性中毒主要是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视觉损伤的表现 无明显的“三致”作用 (三)食品中常见的农药和兽药残留及其毒性 高效、低毒、低残留 对虫害选择性强,对人畜毒性低 中毒机理与有机磷类似 慢性毒性作用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有潜在的致癌性,在弱酸条件下可生成亚硝胺 2.氨基甲酸酯类 高效、低毒、低残留、用量少 慢性中毒少见,急性中毒以神经症状为主 不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对皮肤有刺激和致敏作用 缺点是具有高抗性,容易产生耐受性 3.拟除虫菊酯类 稳定,不易降解 脂溶性强,主要蓄积于脂肪组织 多属低毒和中等毒 急性毒性主要是神经系统和肝、肾损害 有些具有雌激素样活性 通过胎盘进入胎儿 4.有机氯 (一)霉菌(molds)与霉菌毒素(mycotoxin)概述 1.霉菌和霉菌毒素的定义: 霉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而没有较大子实体一部分真菌俗称 与食品卫生关系密切的霉菌: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镰刀菌属 霉菌毒素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四、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 产毒只限于少数产毒霉菌,产毒菌种中只有一部分菌株产毒 同一产毒菌株的产毒能力有可变性和易变性 产毒菌种所产生的霉菌毒素不具有严格的专一性 产毒霉菌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条件 2.霉菌产毒的特点 基质:花生玉米黄曲霉 小麦玉米镰刀菌 大米青霉菌 水分:Aw小于0.7一般霉菌不能生长 湿度:相对湿度小于70% 温度:一般25~30℃ 通风情况: 3.霉菌产毒的条件 4.主要产毒霉菌及主要霉菌毒素 曲霉菌 青霉菌 镰刀菌 (1)霉菌污染引起食品变质: 霉菌污染度:即单位重量或容积的食品或100粒粮食上污染霉菌的量,一般以cfu/g计 霉菌菌相构成 (2)霉菌毒素引起人畜中毒 5.霉菌和霉菌毒素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1.化学结构及性质: 均含有二呋喃和香豆素 在紫外光下都能产生荧光 毒性与结构有关,二呋喃环末端有双键者毒性强且致癌 毒性B1>M1>B2>M2 耐热,不易溶于水,碱性条件下形成香豆素钠盐被水洗脱掉 (二)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AF或AFT) 产毒条件: 生长温度12~42℃,最适产毒温度25~33℃ 最适Aw0.93~0.98 产毒的迟滞现象 玉米、花生和棉籽油最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易受AF污染 2.产毒条件和对食品的污染 黄曲酶毒素M1 黄曲酶毒素Q1 黄曲酶毒素醇 羟化 黄曲酶毒素H1 脱甲基 黄曲酶毒素B1-2,3-环氧化物 黄曲酶毒素P1 环氧化 主要是在肝脏微粒体酶作用下进行羟化、脱甲基和环氧化成为终致癌物 羟化 3.代谢途径与代谢产物 AFB1 (1)急性毒性: 极强,鸭雏和幼龄的鲑鱼最敏感,其次是鼠类和其他动物 亦可引起人的急性中毒 主要改变是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及胆管增生 4.毒性 (2)慢性毒性 动物生长障碍 肝脏出现亚急性或慢性损伤 食物利用率下降,体重减轻 母畜不育或产仔少等 (3)致癌性 可在多种动物诱发实验性肿瘤 是目前发现的较强的化学致癌物之一 小剂量反复摄入或大剂量一次摄入均能引起,主要是肝癌 可引起胃、肾、直肠、气管、腺体及皮下组织的肿瘤 (1)食品防霉:最根本措施 防虫、 防倒伏 排除霉变玉米棒 及时晾晒,降低水分至安全水分之下 低温、通风保藏 辐射防霉 选用和培育抗霉新品种 5.预防措施 (2)去除毒素 挑选霉粒法 碾轧加工法 植物油加碱去毒 物理去除法 加水搓洗 氨气处理法 紫外光照射 (3)制定食品中AF最高允许量标准 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不得超过20μg/kg 大米、其它食用油不得超过10μg/kg 婴儿代乳品不得检出 婴儿奶粉中不得检出AFMl,牛乳AFM1含量不超过0.5μg/kg 1.单端孢酶烯族化合物(trichothecenes) T-2毒素:食物中毒性白细胞缺乏症的病原物 二醋酸鹿草镰刀菌烯醇:毒性与T-2毒素相似 雪腐镰刀菌烯醇与镰刀菌烯酮-X: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致呕吐毒素 (三)镰刀菌毒素 2.玉米赤酶烯酮(也称F-2毒素) 一类结构相似的二羟基苯酸内酯化合物 具生殖发育毒性、免疫毒性,对肿瘤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猪为敏感动物 该毒素主要污染玉米,其次是小麦、大麦和大米等粮食作物 3.丁烯酸内酯:引起牛的烂踢病 4.伏马菌素:分FB1和FB2两类,食品中以FB1为主,主要污染玉米及其制品,主要危害是神经毒性作用,引起马的脑白质变化,慢性肾毒性作用 1.食品污染物分为几类? 2. Aw、细菌菌相、菌落总数、大肠菌群、food spoilage、TVBN 3.评价食品卫生质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