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教材单元梳理与教学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年级上册教材单元梳理与教学建议

三年级上册教材单元梳理与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 进入到三年级,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单元有整体的把握,即对“主题”的把握。对“多彩”的体会应该站在整个单元的高度整体把握,有令人惬意的学校生活,有快乐的课余生活,有难忘的假日活动,有乡村生活。教学时应该有对整体单元的立体把握。 1.课文的结构线索有特点:《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基本上是相似的,都是“篇末点题,直抒胸臆”的,这些句子也成为了课文的表情达意的关键语句之一。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篇末“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爬天都峰》“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时,可利用这一段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并联系全文深入思考——“你读出来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凤尾竹的影子,让读者产生了钟声悠悠、绵竹萦绕、意蕴悠长之感;课文很有特色,文中把人的感情通过动物表达出来。而结尾是白描的句子,教学时可以让孩子说说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图画?这篇课文的特点就是一幅一幅的图画。要通过联想、朗读让画面定格在大脑里,而且是动感十足的画面。 “金色的草地”全文虽然以叙事为主,但是结尾处的情感却是强烈的,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并且总结了草地变色的原因。 “爬天都峰”“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在结尾处告诉我们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要互相学习的道理。 中年级课标要求,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体会词语句子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教学时应该在这些句子上逗留、着力。 2.积累有特点的语言。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写下来了,你抄了哪些?”《金色的草地》抄写了带有分号的意思并列的对偶句子;《爬天都峰》“我要把第二自然段描写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的句子抄写下来。” 从课后的要求来看,首先鼓励学生要动笔抄写,积累语言,逐步培养积累语言的意识。其次,要针对有特点的句子入手,体会这样的句式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3.关于略读的训练。(初知文章大意) 在二年级下册同学们已经接触了四篇略读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 心理学表明:儿童内部语言的发展要经历“出声的思维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出声的自言自语来完成思考)“过渡阶段”(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短时的无声思维)“无声思维阶段”(三、四年级之后就初步具备了这样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年级这一阶段,要逐步培养学生在默读中粗知文章大意的能力。这也是很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 《槐乡的孩子》是学生正经地接触略读课文。应该向学生明确学习的要求:①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除障碍;②边默读边思考,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③勾画描写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不懂的地方进行质疑。教学时,可以让孩子依此方法进行实践,逐步掌握学习方法。 4.综合性学习及习作: 本次综合性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记录自己的生活,在交流中感受生活中的乐趣。 建议:①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写日记,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和大家分享。为什么教材安排本册的第一单元就有综合性学习?我想应该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思考生活的能力,因为这些就是我们说的语文素养。如果与学生的习作训练相结合来思考,我们又会体会编者的意图,是记实作文的开端,是培养孩子捕捉素材的能力。 ②习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学生选择一项课余活动,即选择材料;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叙活动,可以是活动前——活动经过——活动后的感受。 第二单元:名人故事 思考:故事类型的文章,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些什么? 1.从单元的主题出发,教给孩子思考的方向:讲了名人的什么事?事件的整个过程中,人物的哪些表现看出他们的闪光品质? 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可以引导独立思考这个问题。让孩子接受人文精神熏陶的同时,要让孩子有预习及独立思考的过程体验。 2.发现课文的共同点,就能提炼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几篇课文的共同点,即都通过人物的行为(细节)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尤其都有对话的部分。指导读好对话部分,最主要的是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所以,教学时的重点训练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抓住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另外从知识的角度还应该训练学生认识引用对话的不同方式。 3.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能力。《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的要求:学习在默读中提出问题。教学时,可以通过自主质疑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状况。课文中的泡泡也体现了这样的意图。《奇怪的大石头》一文对学生的质疑意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更起到了启蒙和引导的作用。反思我们的教育现状,中国家长总是问孩子:今天有没有挨批评,有没有听话;美国家长则问:今天你提了几个问题?关注的是孩子的发展。中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