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重镇凉州的行政区划沿革.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路重镇凉州的行政区划沿革

丝路重镇凉州的行政区划沿革凉州,今称武威,或雍凉之都,属古九州之雍州,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中国的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素有“银武威”之称。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凉州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东接兰州,南靠祁连山脉和西宁,北临银川、内蒙及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帅兵从青海东北部进入河西走廊,重创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打开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由此设立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1]。武威因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而得名,以姑臧(今凉州区)为治所。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各置刺史[2],凉州因其“地处陇坂下,势如西方常寒凉”而得名[3],武威郡归属凉州刺史部。这即是凉州、武威之名的由来。古凉州非今凉州,今凉州特指武威市所辖的凉州区,古凉州的辖区在历史上时大时小。最大时包括大半个甘肃,还扩延到周围几省,不过,凉州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能以其地盘的大小来衡量。一、秦汉时期及其以前夏商时期,雍凉地区为游牧民族犬戎所占据,西周东周前期为北羌、马羌、西戎所占据,后期乌孙与月氏在此间游牧。春秋战国时期,月氏部落逐渐强大,到秦朝时,月氏破乌孙国,乌孙部众逃至匈奴,月氏王再此修建盖臧城。汉朝时,自高祖元年至前元六年(前202-前174年),汉朝一直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休养生息。前元六年,匈奴单于冒顿发兵大败月氏,随即占领河西走廊,后休屠王修建了姑臧城(凉州),和休屠城(凉州城郊)。汉武帝时期,汉朝先后多次向匈奴用兵,最终占领了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由凉州刺史府领之。这为以后凉州制衡西北长达1300多年奠定了雄厚基础。在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以前,河西地区一直是历朝历代对外贸易和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更是中原王朝巩固其统治的战略要地[1, 4],尤其这里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场所,汉代有“凉州之畜为天下饶”的说法,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5]。悠悠历史长河,兴衰荣辱若一一赘述起来必定相当冗长,也很乏味,故在这里选取汉之后若干相对有重要历史影响的时期或事件来反映凉州历史变迁。二、魏晋十六国时期如上文所述,汉之凉州并非当时单一的武威郡,也绝非今之河西走廊,其所指应为西北的大范围地区。而且东汉凉州刺史部管辖范围比西汉更大,东汉后期,凉州的羌胡起义削弱了东汉王朝对河西的统治[1]。故此,兴平元年(194年),其时即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分凉州河西为雍州,后又并十四州为九州,其子曹丕称帝后恢复十四州制,以关陇为雍州,以河西为凉州[1, 6]。当时的凉州治所在姑臧,即今甘肃武威,这就是凉州作武威别称的开始[1]。魏晋时期凉州治所仍在姑臧,较之三国凉州地域并无多大变化[6]。司马王朝的统治以门阀政治为基础,这是造成其社会各个阶级的矛盾和对立,以及王室统治不稳固的根源所在,西晋在取代曹魏政权后仅十一年就爆发了皇族争夺中央政权的八王之乱(291-306年)[7]。匈奴、羯、鲜卑、羌、氐等塞外众多游牧民族便趁西晋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了数个非汉族政权,使北方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史称“五胡乱华”(304-439年)[8]。其中,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其中有四凉都曾建都于姑臧[6]。永宁元年(301年),西晋散骑常侍、汉人张轨,看到朝政混乱,主动请缨前往纷乱的凉州担任刺史,以各种策略取得了对凉州的控制权,最终建立了前凉政权(301-376年),建都姑臧(今甘肃武威)[1]。其统治范围为西晋时期凉州所辖的部分郡县,有敦煌郡、酒泉郡、西海郡、武威郡和西平郡[6]。太元元年(376年),前凉被氐族苻坚的前秦(350-394年)所灭,至此前凉共维持了76年。382年苻坚命氐人吕光率军进驻西域。至此,前秦统一整个北方,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苻坚是五胡十六国乱世中的一代雄主,他雄才大略,励精图志,广揽贤才,虚心纳谏,在贤相王猛的辅佐下,开创了乱世中的前秦盛世。然而可惜的是,383年的淝水之战,苻坚大败。385年,雄才大略前凉王苻坚被羌人姚苌所杀,前秦逐渐瓦解。[9]太元十一年(386年),吕光入据凉州,建立后凉(386-403年)[1],后凉所辖地区除西晋凉州大多数郡县外,还包括有西晋时期的西域长史府,故凉州地区辖郡(府)有:西平郡、武威郡、酒泉郡和西海郡,而敦煌郡却不在地图之上[6]。而后,前凉故地分为后凉、南凉、北凉、西凉、西秦五个割据政权,大多都建都或迁都于姑臧[1]。南凉(397-414年),由鲜卑族秃发乌孤建立,原都乐都,后迁于姑臧,统辖地区有西平郡和武威郡,亡于西秦。西凉(400-421年),由汉族李暠建立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