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薪酬设计理论概要
* * 七、按劳分配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的特征 一、实施范围的全社会的统一性 二、按劳分配的社会直接性 三、分配形式的实质性 四、劳动时间作为消费品分配依据的唯一性 五、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个人消费资料) 的绝对性 按劳分配原则确立的前提条件 第一,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共同占有,社会成员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 第二,商品经济已消亡,整个社会生产都直接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每个人的劳动都直接构成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第三,旧的社会分工和劳动的本质差别依然存在,劳动还仅仅是个人的谋生手段。 第四,不仅同一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本部门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而且不同部门不同的复杂劳动较容易的转化为简单的劳动并能用劳动时间简单计量。 第五,按劳分配的对象是进行了必要扣除之后的社会总产品。 按劳分配(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分配个人消费品的社会主义原则。即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按照各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还没有能够达到产品极大丰富的程度,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还存在着差别,劳动还未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等原因,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社会主义工资理论 1、社会主义工资仍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但要借助于商品、货币、市场等范畴来施行。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所以工资分配应以企业为单位,企业有决定和分配的自主权。 3、决定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因素不再是单纯的个人劳动量,企业者工资水平是由企业的有效劳动量与个人的劳动贡献双重因素决定。 4、工资水平决定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与经济效益。 5、建立工资谈判机制,工资水平及其增长以及工资构成等由劳动力市场主体(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谈判决定。 按劳分配理论的评价 按劳分配的运作机制是“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既体现了以劳动量作为统一尺度的公平原则,也包含了“多劳多得”的效率原则。公平与效率是收入分配的一个经典命题。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既反对平均主义,同时也关注收入差距悬殊问题。平均主义与收入差距悬殊,都是分配不公平的表现。 八、分享工资理论 主要人物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保罗·萨缪尔森 马丁·魏茨曼 詹姆斯·爱德华·米德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英国经济学家,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因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资本主义的救世主”。1883年6月5日生于英格兰的剑桥,14岁以奖学金入伊顿公学(Eton College)主修数学,曾获托姆林奖金(Tomline Prize)。 毕业后,以数学及古典文学奖学金入学剑桥大学国王学院。1905年毕业,获剑桥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又滞留剑桥一年,师从马歇尔和庇古攻读经济学,以准备英国文官考试。1906年以第二名成绩通过文官考试,入选印度事务部。 于1946年4月21日心脏病突发在索塞克斯(Sussex)家中逝世。因其深厚学术造诣,曾长期担任《经济学杂志》主编和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1929年被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晋封为勋爵,1946年剑桥大学授予其科学博士学位。 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术、思想和政治舞台的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也是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应付内外危机、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政策和思想传统的根本转换的枢纽型人物。 主导理论 凯恩斯以前的主导经济理论是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自由放任经济学说,又称传统经济学。这种学说是建立在“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的五大原则基础上的,其核心是“自动均衡”理论。认为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经济都能通过价格机制自动达到均衡;商品的价格波动能使商品供求均衡;资本的价格——利率的变动能使储蓄与投资趋于均衡;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的涨跌能使劳工市场供求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因此,一切人为的干预,特别是政府干预都是多余的,什么也不管的政府是最会管理的政府,应该信守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只会破坏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反而引起经济的动荡或失衡。 凯恩斯三大基本理论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3流动偏好规律 凯恩斯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大心理规律。由于这些规律的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停产乃至破产,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人失业。 主要著作 《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 《货币改革论》(1923) 《货币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