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技巧(上课用)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达技巧(上课用)概要

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表现手法主要有: 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 2、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写事物鲜明突出。 3、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4、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象征: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6、使用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托物言志:感物抒怀,隐讳地表情达意,含蓄蕴藉。 8、细节:真实、准确、传神。 9、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修辞手法主要有: 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在彼,含蓄蕴藉。 以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六种表现手法: 1、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以乐景衬哀情等。 2、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是更加形象生动,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对偶是为了增强诗的音乐美。 3、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4、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以突出中心。 5、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之情。 6、观察角度的变化。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上而下。 * 表达技巧 (艺术手法) 一 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二 抒情方式:①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借事抒情) 三 表现手法 1、景物描写方法: (1)动静结合、虚实结合(2)点面结合(3)远、近、高、低(4)色彩的调配(5)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6)声色结合 (7)白描和细描 3、人物描写的方法:细节描写(心理、语言……)、 白描和细描等。 2、主要的手法: 衬托(正衬、反衬)、烘托、渲染、对比、象征、用典、虚实结合、赋比兴等。 4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等 5诗文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卒章显志、欲扬先抑等。 由此可见,对表现手法的分析关键是两点: 1、抓住最有特点的手法来说;2、作具体分析,说出道理来。   此外,还有人认为这两句是修辞中的拟人手法,是感时伤别让花也溅泪鸟也惊心,是诗人移情入景,将自己的主观感情移到了花鸟身上,从而表现出诗人伤痛之深。这种说法,由于有令人信服的具体分析,因此也是可以的。   同时,这两句诗也是抒情手法中的触景生情的写法,作者正是见了花开鸟鸣而格外生出忧国伤家之痛。但是,触景生情在诗歌中比比皆是, 对这两句仅作这样的分析太一般化,应该把最主要的特点说出来。   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一首诗所用的表现手法往往不是单一的,而不同的表现手法之间也有相通之处,因此在作具体分析时,应该多方面地去想一想,不要漏说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同时分析要尽量具体些,说出道理来。   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表现手法上属于乐景写哀,而这种乐景写哀也可以说成是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作这样两种分析应该都是可以的,区别在于“乐景写哀”说得更直接些,而说反衬的,则必须把什么衬什么补说出来 。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篇章结构 表达方式 表达技巧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 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反复等; 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虚实、动静、用典、联想想像、衬托、烘托、象征、对比、借古讽今、以乐景写哀情 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卒章显志、抑扬、伏笔铺垫、过渡 、设悬念、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 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渲染、白描、多角度描写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事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古诗词表达技巧 3.表达方式 1.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托物言志 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夸张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等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衬托(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