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概要

诗歌鉴赏的四个环节 知识 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 ①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②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③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 信息: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意象词语、情感语言、首尾句。 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 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情境,置身诗境去体验、感受其情感和意境。 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 联系意境、情感、思想态度等相关主题词,确认诗歌的深层意思。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2、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思维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3、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一、诗歌形象鉴赏类试题 【规范格式】 ①运用……等意象,②描绘了……的画面,③营造了……的氛围,④表达了……的感情。 【相关术语】 环境特点:明媚、萧瑟、寂静、清冷、清幽、灿烂、悲凉、凄清、廖廓、辽阔等。 情感特点:喜悦、激动、哀伤、忧愁、悲苦、孤寂、消极、旷达、洒脱、悲愤等。 二、诗歌语言鉴赏类试题 【规范格式】 ①采用……修辞手法,②描绘了……情状,③表达了作者……思想情感,④ 在结构上起……作用。⑤语言具有……特点。 【相关术语】 作品语言风格:清新、华丽、通俗、幽默、活泼、庄重、简约、凝练、含蓄、明快等。 作者主体风格:朴素自然、清飘俊逸、沉郁顿挫、朦胧隐晦、清健俊爽、通俗易懂、乐观放旷、缠绵悱恻 、慷慨激昂、深沉悲凉等。 三、诗歌表达技巧鉴赏类试题 【规范格式】 ①运用了……手法,②具体分析这种手法的运用,③表达了……情感,④产生了……效果。 【相关术语】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对比、设问、借代、用典、通感、叠词等。 表达技巧:烘托、渲染、铺垫、铺陈、对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四、诗歌观点评价类试题 【规范格式】 ①说明情感或观点的总体特征,②具体分析这种情感或观点在诗歌中的体现,③其他。 【相关术语】 思想情感:建功立业、、壮志难酬、志得意满、悲苦孤寂、旷达洒脱、羁旅之愁、思乡之苦、爱国之思、亡国之悲等。 1、问什么答什么,先概括后具体。 2、注意分辨题型,学会选用术语。 3、答案层次清楚,紧紧结合诗句。 4、公式灵活掌握,避免套用堆砌。 一、表达方式 二、修辞方法 三、表现手法 四、结构模式 表达方式 抒情方式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间接抒情(景、物、事) ①借景抒情 ②情景交融 ③触景生情 ④寓情于景 ⑤以景结情 ⑥托物言志 ⑦哀景写哀情 ⑧乐景写哀情 ⑨哀景写乐情 ⑩乐景写乐情 借事抒情 (1)因事缘情(用现实之事): ①叙事性作品:如《兵车行》 ②抒情性作品:用行为举止(多为细节)来抒情。如(唐代张籍《秋思》) (2)咏史抒怀(借历史或典故): 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 如杜甫《蜀相》 描写方式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虚实 2、动静 3、感观的角度 4、粗笔勾勒和细节描写 5、远近高低的变化 6、色彩的搭配和渲染 7、白描 虚与实 (1)所谓“虚”,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 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捉摸到的部分;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2)“虚”的三类内容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已逝之景之境。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设想的未来之境。 《雨霖铃 》 常用修辞手法 1、比拟 2、比喻 3、借代 4、夸张 5、对偶 6、反问 7、设问 8、双关 常用表现手法 1、象征 2、联想与想象 3、抑扬 4、衬托 5、对比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