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二)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词汇(二)概要

第二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阅读古书的难点主要在于对词义的理解。 十五年春,宋向戌来聘,且寻盟,见孟献子,尤其室,曰:“子有令闻而美其室,非所望也。” (《左传·襄公十五年》) 天夺吾食,都鄙荐饥。今王将很天而伐齐……越人必来袭我,王虽悔之,其犹有及乎?” (《国语·吴语》)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社会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文化习俗的传承以及人们认识的变化和提高,都会在词汇中得到最迅速最及时的反映。 古今词汇之间既有继承,也有发展。主要表现为基本词汇的稳定、旧词旧义的消亡、新词的产生、词义的演变等四个方面。 一、古今词汇继承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词汇的稳定 语言中有一部分词能产性强,使用频率高,人们习以为常 ,实际上它们都是很古老的旧词,只是在发展过程中代代相传,一直被继承了下来,这就是基本词汇。 自然现象:风雨冰雪星火山水天地日月 动植物名称:象鹿虎马牛羊花草 肢体名称:骨肉心血唇舌手头 亲属名称:祖孙父母夫妻子女 方位名词:上中下左右南北西东 抽象概念:大小多少长短方圆生死有无饥寒冷暖 (二)旧词旧义的消亡 1、旧词的消亡 (1)词所指称的客观事物已经消亡。如: 古代的官职:太尉,封人,司马,车右,执金吾(掌管京师治安的长官) 古代的活动:祠,礿,祓,禅,社。 古代的制度:刖,大辟,膑,劓,黥。 古代的器物:箪,干,爵,鬲,簋,觚,觥。 古代的动物:犙(sān 三岁的牛)牭(sì四岁的牛)犕(bèi 八岁的牛) (2) 词所指称的事物并没有消亡,但后代的说法发生改变。如: 醯/醋 假/借 牡/公 牝/母 足/脚 準/鼻子 汲/打水 奕/下棋 的/靶心 屦/鞋子 恙/疾病 雉/野鸡 庠序/学校 膏腴/肥沃 囹圄/监狱 絺/细葛布 绤/粗葛布 肩舆/轿子 2、旧义的消亡。 指一些多义词在发展过程中部分义项消亡了。如“牧” : 《康熙字典》:①养牛人。②畜养。③放也,食也。④郊外谓之牧。⑤养也。⑥临也。⑦察也。⑧治也。⑨州长也。⑩田官。11九夫为牧。12经牧。13使也。14牛黑腹者名牧。15卫邑。16人名。17姓。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牧”字则只收了“放牧”一个义项。 (三)新词的产生 在李孝定主编的《甲骨文集释》里,从玉的字仅有3个,从“金” 的字在《甲骨文集释》中仅有6个,而《说文》“玉””“金”部却收了很多。 战国时期,生理卫生学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于是出现了“疡”“痈”“疥”“肾”“腹”“肌”等词。 东汉以后,出现了“纸”“浑天仪” “佛”“塔”“寺庙”“罗汉”“大乘”“小乘”等新词。 宋代出现“桌”、“椅” 、“板印、板本” 。 (四)词义的演变 1、古今词义基本相同而没有变化的 2、古今词义迥然不同的。 [该]古义:完备。 今义:应该 。 [绸]古义:缠绕。 今义:一种丝织品。 [抢] 以头抢地;呼天抢地。 [揭] 揭竿而起; 昭然若揭。 [僵]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树]一年之计,在于树谷;十年之计,在于树木;百年之 计,在于树人。 [行李]《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行人]《国语·吴语》:[夫差]乃使行人奚斯释言于齐。 [野人]《淮南子·人间》:孔子行游,马失,食农夫之稼;野人怒,取马而系之。 3、古今词义同中有异 是最值得注意的情况。 二、古今词义差异的类型 ( 一)词义范围的差异 1.词义的扩大 指词从原义发展到新义,所代表的概念由下位概念变成了上位概念,内涵进一步抽象概括,外延则相应地进一步地扩大,原义所代表的事物仅成了新义所代表的事物中的一类。 [皮] 上古指“自然的、带毛的、兽类的皮”,《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菜] 古义专指蔬菜. [醒] 本指由酒醉的状态愎复到正常状态。 《楚辞·渔父》“世人皆醉我独醒” [睡] 《说文》“坐寐也。”,即坐着打瞌睡。 [布] 指用麻织成的衣料。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古无今之木棉布,但有麻布及葛布而已。” 《礼记》“治其麻丝以为布帛。” 现在指麻、棉以及用化纤织成的布料的总称。 [粗] 本义是米之粗者,词义扩大后引申为一切粗疏的事物,皆称“粗”。与“细”相对。 [理] 本义是治玉。引申为整治一切东西皆为“理”。 此外,“雄、雌、江、河”等词也表现为词义范围的扩大。 2.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从原义发展到新义,所代表的概念由上位概念变成了下位概念,内涵进一步增多,更加具体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