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20131北京.DOC

北京邮电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20131北京.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邮电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20131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以来,我校在“信息安全”专业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全面启动计划”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体概况 学校将实施“卓越计划”列入北京邮电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为确保“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制定了全面的工作计划,成立了校领导小组和工作组,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专业领域、培养模式、教师队伍、政策措施等方面制定了工作方案。北京邮电大学实施“卓越计划”的目标定位是:发挥特色型大学对信息科技行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探索出一条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之路,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高端的科学领军人才和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校通过边研究边实践的方式,分期分批推进“卓越计划”。基于校内优势专业和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等因素的考虑,学校首先确定在“信息安全”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开展试点,通过对新生召开“卓越计划”动员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实施“卓越计划”的背景和“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意义。目前我校已有450余名学生加入该计划试点。2013年,学校将逐步扩大“卓越计划”的实施范围,将试点工作延伸到研究生层次,其他优势特色专业也将申请加入“卓越计划”。 学校一方面加强“卓越计划”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通过设立专项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的形式开展理论研究和推进教学改革实践,优化专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课程整合、教学方法改革、工程教育中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力度,提升教学一线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强化工程背景,为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积极推动“卓越计划”,我校由主管校领导亲自主抓“卓越工程是教育培养计划”,由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负责总体指导与协调工作,保证计划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卓越计划”的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由教务处具体负责,研究生层面的项目申报由研究生院具体负责,学生处、人事处、财务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等部门也为“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 相关学院负责落实“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具体实施,并成立了卓越计划培养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与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和培养机制。 政策措施 (一)学校层面的主要政策措施 学校对“卓越计划”投入专项经费支持,每年对每个“卓越计划”专业投入10万元,用于“卓越计划”的理论研究,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的制定,学生实习实训,师资培训等。努力探索建立工程教育中“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力度,提升教学一线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优先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 相关学院制定了“卓越计划”校内外专业教师任用标准、校内专业教师参与实践的待遇和考核制度。“卓越计划”专业实施导师制,学院选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教师以及企业工程师担任“卓越计划”学生的导师,将导师的指导工作计入公益工作管理,对表现突出的指导教师予以一定的奖励。2012年信息安全专业聘请企业教授1人、企业副教授7人。学院还积极支持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并成为IET(英国工程技术学会 培养模式 (一)全面修订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 “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思想;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1、实施“3+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前3年(第1-6学期)在校学习,主要完成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基础理论与技术的学习,增加工程数学类课程内容,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第4年(第7-8学期)在企业工程实践学习和毕业设计,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在接受企业个性化培养之后可以较深入地实干。 通过参加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参观展览会、博物馆,听学术报告、专家讲座,企业参观和社会调研,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创新和创业项目等),多种形式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构筑课程体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打破课程界限,先按机械电一体化系统在有创意、设计、制造、装配和调试以及运行和维护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构成一个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