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师资培育中心教学实习课程问题导向学习PBL-辅仁大学学术资源网
師資培育中心教學實習課程問題導向學習(PBL)手冊
壹、前言
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其設計理念根源於Dewey。他認為教師應引出學習者探究與創造自然本能的信念(Delisle,1997/2003),Dewey強調根據學習者的興趣並配合其校外經驗來調整課程,使學習者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習者由做中學,在生活中探尋問題的根源,自行蒐集資料尋求問題解決之道,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學習,學習者的角色由被動學習者的角色轉為主動學習者(許麗齡,2001)。PBL最早被運用於學校教育則是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學Barrows教授引入醫學教育中(沈戊忠張民杰張基成張瓊穗等人張民杰interdisciplinary),但一定是整合性的(計惠卿、張杏妃,2001),它能使學習者對於問題、事實的真相進行有意義的、相關的、連貫性的學習。整個問題導向學習的教學模式即是一個教師輔助學習者主動解決問題的過程(計惠卿、張杏妃,2001)。學習者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透過搜集資料、學習各學門的知識、經由小組合作練習社會化的人際技能、在假設與驗證的過程中學習邏輯推理的能力、與他人溝通,並透過各種媒體元素的整合展現成果,落實多元知能的實踐。
四、養成學習者主動學習能力
問題導向學習的關鍵之一在於學生對於賴以學習的問題具擁有感(計惠卿、張杏妃,2001)。由於這個問題是真實的、與學習者的生活相關,是學習者關切或是有興趣的問題,因此,能夠引發學習者對問題的擁有感。計惠卿、張杏妃(2001)彙整多位國外學者的文獻後指出,一旦學習者能積極投入問題的情境當中,學習者必須自行界定問題、產生學習的議題,他們努力的成果對於真實問題的解決有正面的助益,學習也成了一種解謎(mystery)的過程,有效提升了學習者主動的自我導向學習,並進一步促成未來學習者面對其他生活或工作職場問題時,能夠積極面對的終身學習者。
五、以社群互動凝聚學校與社區共識
認知科學家強調學生在真實生活情境中的工作能使學習最大化。問題導向學習的真實問題與學習者的生活背景息息相關,學習的內容引入了社區生活的聯繫,讓學習者能夠關懷當地的、本土的議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透過資料的蒐集,學習者可進行社區人員、專家的訪談與諮詢、對於社區資源的了解與深入的認識,更能進一步的使學習者關懷社區、關懷他人。在學習者、教師、社區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當中,也由於共同的目標以及工作的分享,而凝聚共識與默契,透過彼此的貢獻與分享,使社區的成員皆能獲益。
六、轉化教師的角色與工作內涵
問題導向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有別於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形態,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學習的促進者,他(她)必須能夠重視學習的過程、信任學習者,並且建立、維持一個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的學習環境。教師在問題導向學習過程中,也必須扮演一個教練的角色(計惠卿、張杏妃,2001),要求學生思考,設計活動挑戰學生,讓學生持續的參與,能夠控制學習過程、進度,監控學習、調整挑戰的層次、動態的管理各小組的學習……等等。此外,計惠卿、張杏妃(2001)引述國外學者特別提到,問題導向學習中的教師,也必須是一位學習的楷模,是一位好奇、觀察、聆聽、發問,而且能分享問題解決過程中的各種想法與有價值的合夥人,以提升整個學習、研究的風氣與品質。
肆、問題導向學習中學生與教師的角色
教學是教(teaching)與學(learning)的活動歷程。在學習中老師與學生各有其角色,各司其職才能達到有效的學習。傳統的教學是以老師為中心,老師注重知識的傳授,學生只有被動的接受,而當代的教學觀則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主動的學習。PBL即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學習主角之教學觀。茲將在PBL的學習歷程中,學生與老師的角色分述如下:
一、學生的角色
(一)主動的學習者(self-directed learner)
學習者須扮演積極參與的問題解決者,對於學習負有重要的責任,主導整個學習的進行,培養自我導向的終身學習技能、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的溝通技能、以及資訊管理的應用的能力。
(二)批判思考與創造能力的參與者(critical creative thinker)
PBL認為教學的首要任務,在於建立學習者主動批判思考和創造的機會,學生不再只是默默被接受知識,而是具有批判能力的思考者,具創造能力的參與者。
(三)知識的建構者(constructor)與製造者(producer)
在PBL中老師提供真實的情境,學習者從自己生命所有的經驗去分析與探究來解決問題、建構製造新的知識,並透過與同儕合作與分享擴大其知識與技能的深度與廣度。
二、教師的角色
(一)教師是課程設計者
教師的任務是創造問題,決定PBL是否為整個科目採用的主要教學技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PRA 4000.9-2025 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技术要求 第9部分:运维管理系统.docx VIP
- 2025年部编六上语文《草原》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pdf VIP
- 《直播电商基础与实务》-教案 项目8直播电商平台运营实战-教案.doc
- 抗凝药物临床应用指南.pptx VIP
- 学堂在线《医学科研设计》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庞加莱猜想证明概述.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9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药物化学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电子教案.doc VIP
-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案.docx VIP
- 2024年山东成人学士学位英语考试真题解析 .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