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立体声广播原理概要.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调频立体声广播原理概要

第一章 调频立体声广播原理 第一节 调频广播的发展史 调频方式是1935年在美国的实验室证明可以用来作为广播的一种调制方式。 1941年5月,美国首先开始在43~50MHz波段进行调频广播(随后频率改变为88~108MHz),但发展缓慢。在1958年开始双声道调频立体声广播,并在1961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决定采用AM-FM制(GE-Zenith制式,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导频制)为立体声调频广播制式。由于这一制式的确立,调频立体声广播从此在世界各发达国家迅速开展,例如苏联从1959年,原西德从1963年,日本从1962年开始立体声调频广播。 在欧洲,调频广播得到了更加积极和广泛的实施,因为这种方式解决了在比较密集狭小的地区内,中波广播频带不够分配而导致的串台现象严重的问题。而在日本开始采用调频广播的目的是它可以排除邻国中波台的串扰,提高广播音质,并在70年代以后得到迅猛的发展。 在我国,上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了试验性调频广播,当时主要用于节目传输。对于新中国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广播首先要解决幅员辽阔、人口覆盖的问题和对外的宣传问题,因此中波广播和短波广播是更为有效的方式。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直至2000年以前,随着“四级办广播”的指导方针的确定,极大地调动了各地方办台的积极性,调频广播方式开始为各级电台所采纳。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到80年代后期我国的调频广播迅速的发展起来。中央及省级调频台大部分采用10kW功率等级电子管发射机,发射台一般设置在高山上和电视塔上,覆盖着城市稠密的人群;中小城市一般采用自立式铁塔作支撑架设天线,多采用300W~5kW电子管发射机;而县乡城镇多采用小调频10W~100W。 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调频发射机研制生产能力已得到长足的进步,陆续推出了300W、1kW的全固态调频立体声广播发射机,并能批量生产。此后调频广播主要向立体声、多功能附加信道、全固态方向发展,对设备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节目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新闻、教育、文化、科技宣传、娱乐和各种广告等各种信息服务应有尽有,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听众参与节目十分踊跃,这一时期是调频广播发展的鼎盛时期。 目前国内的广播发射设备制造厂商已能提供从10W~10kW各种功率等级的全固态调频立体声广播发射机,包括天馈系统在内的整个环节都已实现了国产化。 本书以1kW全固态调频立体声广播发射机为参考机型,讲述调频立体声广播发射机的原理、操作与维护。 第二节 调频广播的基础理论 通信广播的各种方式都是要利用电磁波来传送信息,把电磁波作为载体,以不同的方式把信息装载后发射出去,在接收端再以相应的方式把信息取出来。前一过程称之为调制(Modulation),后一过程则称为解调(Demodulation)。作为载体的电磁波用数学表达式可表示如下,在以后叙述中我们称之为载波信号: 或 式中, uC (t) ——任意时间t的电压; UC ——载波信号的最大振幅; ωC ——(=2πfC)载波信号的角频率; f C ——载波频率; t ——时间,以后有时间的量以瞬时值描述。 作为调制信号的音频,以单音为例,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如下: 式中, uΩ(t) ——调制音频电压瞬时值; UΩ ——调制音频电压的最大峰值; Ω ——调制音频的角频率; FΩ ——调制音频频率。 到目前为止,作为模拟广播发射机的主要调制方式有两种,即调幅AM(Amplitude Modulation)和调频FM(Frequency Modulation)。为便于理解,以下以调幅和调频作为对比,分析它们的调制方式不同点。 调幅方式顾名思义就是把调制信号加到载波信号的振幅上,使得载波信号的振幅大小随着调制信号的大小而变化。用数学表达式可表达为: 式中, uα(t)——经过幅度调制的载波瞬时电压,简称已调波信号; mα(=)称为调制系数,其中K为比例系数。 比较式(1-1)和式(1-3)可发现,式(1-1)中的振幅项UC变成了,即载波的幅度变成随调制信号而变化的变量,并且可以调节调制的深度,完成了调幅的目的。 调频就是对式(1-1)中载波的频率项fC(或角频率ωC)进行调制,使载波的瞬时频率随着音频调制信号的大小而变化,在最终的结果上,实际上是总相角ωCt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载波的幅度保持不变。 当调制信号为式(1-2)的uΩ(t)时,按频率调制的定义,调频波的瞬时频率应该以载波频率为基准,随着调制信号的大小偏移基准值,即: 式中, ωC ——未受调制时的角频率; Δω(t) ——调制后角频率的变化量,叫做瞬时角频率偏移,它与调制电压的幅度成正比; Kf ——比例常数。 Δω(t)的最大值叫做最大偏移,以Δω表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