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鹧鸪天上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清照鹧鸪天上课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 创作背景 2.体悟词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与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 ① 这首词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②梅花的傲然不屈、不畏严寒、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的特点; ③正是作者当时世与人格的投影④诗人以梅花自况,表达自己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即使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3.分析词人运用的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拟人、反衬 作业: 1.背诵并能默写《鹧鸪天·桂花》 2.预习山水田园诗《积雨辋川庄作》 一、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二、了解咏物诗中寄托的感情类别 三、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思路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 对比 拟人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 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托物言志 对比 比喻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托物言志 象征 第一步:意象分析:概括所咏之物的特征; 第二步:情感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所咏之物中所寄托的情志; 第三步:手法分析:分析咏物诗词的写作技巧。 1.看题目,明确诗词中的物象是什么; 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 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讽刺时势,或流露人生态度,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4.关注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等手法。 1.这首诗词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特点(特征)?作者借它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词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3.诗词中形象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 答题思路:明物象——指特点——析感情 物的特点 艺术手法 主要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寄托的情与志 此诗是一首咏桂词,有人评价它说“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请你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这是一首咏物词,以往的咏物词都以咏物抒情为主,而这首词却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别开生面。一共三层议论: ①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②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③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些议论,既有正面阐述,又用通过拟人手法侧面烘托,更有批评屈原,为桂花正名,充分表现了桂花在词人眼中的形象——花中第一流、花中之冠。 善于在咏物词中议论。这首词是咏桂花的。全词除了开头两句是直接描写桂花外,其余都是议论的文字。把桂花的内质美和自己所要表达的情志,水乳交融地融会在议论之中。而且,在开头两句的描写中,就隐含了议论的因素。桂花“暗淡轻黄”的外表是不怎么耀眼的,她的社会声望似乎也很平淡,“情疏迹远”,有多少人知道她呢,更谈不上什么荣宠了。但是她有很丰厚的内在美。她有温柔的体性,她有浓郁的芳香。内美与外美相比较,何者更值得珍重呢,在作者看来,当然是内美。因此她认定,桂花尽管没有“浅碧轻红”的艳丽外表,但她还是“花中第一流”,是秋花之冠,连历来都被人们倍加宠爱的梅花、菊花也会自愧不如。最后作者从更深层的传统文化内含着眼,对历来为人们所敬重的屈原,给予颇有分量的批评。本来屈原是很懂得鉴别和珍惜香花香草的,他却竟然忘了桂花,多么的遗憾!? * * * 中国古代最出名的女词人,她不仅能写出婉转哀愁的闺中之作,也能写出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气魄雄浑的诗作。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李清照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收藏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南下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