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心理学教案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军人心理学教案PPT

第五、一些基本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一) 归因理论---控制点理论 (二)ABC理论--合理情绪疗法 (一)归因 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找原因 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 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经验归纳出来的,关于行为原因与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概念。 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控制点理论。 内控者: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及其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这种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 外控者: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是各种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外部 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不同 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推卸责任都是于外部原因,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寻求救援或赌博式的碰运气。他们倾向于已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 显然这种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可取的 (二)、关于ABC理论 Activating events ——诱发性事件 Beliefs ——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 (过程自动化,不为人所意识到) Consequence ——情绪反应及后果 事 件 认 识 情 绪 1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一口黑乎乎的棺材,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登”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活见鬼,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登”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噢!那不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棺材”真的好灵。 2、两个战士一起走路,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过去了。 这两个战友中的一个认为:“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而另一个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老总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 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平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 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会有不同的认知,并产生出不同的情绪。 面对同一件事,人们会随着对该事件认识的改变而发生情绪上的变化。 ——左右我们情绪的并非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态度和观念。 心理健康 我国国人及我军干部战士现在心理状况 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 : 八成好两成差 王焕林等采取分层抽取全军所有军、兵种的现役军人19662名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 结果显示:其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地方人群(P<0.01) 21世纪什么最贵? ? 身心健康的人才! 心理健康的问题,大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两个目的 1,认识到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情况,要主动及时的自我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 2,能初步认识到自己是否有心理不适应的状况,知道怎么去基本地应对调适,调适不了要主动寻求帮助 偏 见 心理问题 ≠ “精神病” 感冒---------吃药、打针 心理不适---------及时发现,适当调整 用于发现、敢于承认、正确面对! 健 康? 第一、什么是健康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 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心理健康: 即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