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基于Douglas-Peucker原理的轮廓采样算法.docVIP

一种改进的基于Douglas-Peucker原理的轮廓采样算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改进的基于Douglas-Peucker原理的轮廓采样算法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Douglas-Peucker算法,它是一种经典的曲线简化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DP算法的一种非递归实现方法,该过程主要是利用队和栈的性质来实现的。结果显示,用这种方法进行目标物体的轮廓采样,通过控制距离容差可以得到对轮廓线不同程度的逼近,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物体轮廓的冗余点,提高处理效率,又能够不失真地表征物体的形状。   关键词:Douglas-Peucker算法;非递归实现;轮廓采样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5-7214-03   An Improved Contour Sampling Algorithm Based on Douglas-Peucker Theory   ZHANG Zhen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Medic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Im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ses the theory of Douglas-Peucker algorithm, it is a classical curve simpl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it, then proposes a non-recursive implementation of DP algorithm. This process mainly uses the property of data structure queue and stack.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using this method for contour sampling, it can obtain different degrees of contour line approaching by controlling the distance tolerance, it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number of redundant points of contour, improve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also can characterize the shape of object without distortion.   Key words: Douglas-Peucker algorithm; non-recursive implement; contour sampling   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研究领域中,目标物体的定位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标的准确定位对于目标识别以及图像理解与分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医学图像中,人体器官的大小、形状都有较大差别;在放射治疗中,呼吸作用下器官运动造成肿瘤的大小、位置发生变化,这些因素使得空间定位十分困难。主动形状模型通过建立物体形状的先验模型,能够有效解决物体定位问题,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主动形状模型首先要提取目标轮廓点的集合,利用提取的轮廓点,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点分布模型 [1,3,9],如果用于建模的点的数目很多,会影响处理的效率。   轮廓采样是指,在预先给定的误差准则下,通过对原始轮廓点集合P的采样得到一组新的轮廓点集合V,使得由V表示的轮廓尽可能逼近原始轮廓,集合V是集合P的子集。轮廓采样可以减少冗余数据,缩短图像处理时间,因此,轮廓采样方法在很多领域得到了研究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2],数字图像处理,计算几何以及数据压缩等。   1 轮廓提取   图像经过阈值处理成为二值图像之后,需要对目标物体进行轮廓提取,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一个有序的、表征目标外轮廓的边界点集合,为后面的目标轮廓采样提供原始的轮廓曲线。   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经典微分算子中的卷积掩模,对图像中每个象素进行卷积,从而检测出目标物体边缘,经典的微分算子包括Sobel算子、Laplace算子、Roberts算子、Prewittt算子、Robinson算子、Kirsch算子等[6]。这些利用算子进行卷积的方法计算量大,耗时多,而且最终不能得到完整的轮廓点集合。   轮廓提取是由图像中目标区域的一个边界点出发,搜索并连接边界点,进而检测出组成轮廓的所有点。轮廓提取方法的核心是如何根据当前点的情况判断下一步的跟踪方向,文中采用一种基于八邻域的跟踪算法[8]。图像中每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