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3.2 光致感应型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 定义:光致形状记忆高分子是指将某些特定的光致变 色基团(PCG)引入高分子主链和侧链中,当受到光照 射时(通常是紫外光),PCG就会发生光异构反应,使 分子链的状态发生显著变化,材料在宏观上表现为光 致形变,光照停止时,PCG发生可逆的光异构化反应, 分子链的状态回复。 * 3.2.1 可逆性光异构化反应 可逆性光异构化反应的种类很多,但目前研究较多的是 偶氮苯基团、螺苯并吡喃及三苯甲烷五色衍生物(TLD) 等基团的反应。 (1)自由基生成反应 * (2)顺反异构化反应(如偶氮苯) (3)偶极离子生成反应(如苯并螺吡喃) * (4)环化反应(如俘精酸酐) (5)氧化还原反应 * (6)质子转移反应 (7)离子对生成反应 * 3.2.2分子链形态的变化 PCG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存在方式有三种:以结构单元的形式存在于分子链的主链或支链中;作为交联剂以共价键联接大分子链;作为低分子添加剂同大分子链组成混合体系。 根据PCG的光异构化反应对分子链的作用形式,分子链的形态有右图所示的五种方式。 光致感应型SMP的分子链形态变化 * 3.2.3形状记忆效果 由光致感应型形状记忆高分子制成的薄膜,形变 量低(2%以下),目前研究较少,未见应用报导。 * 3.3化学感应型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 定义:化学感应型形状记忆高分子是指利用材料周围 的介质性质的变化来激发材料变形和形状回复。 常见的化学感应方式有pH变化、平衡离子置换、螯合 反应、相转变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这类材料如部 分皂化的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混合物薄 膜等。 * 1.pH值变化 例如用PVA交联的聚丙烯纤维浸泡于盐酸溶液中, 氢离子间的相互排斥使分子链扩展,纤维伸长。当向 该体系中加入等当量的NaOH时,则发生酸碱中和反 应,分子链状态复原,纤维收缩,直至恢复原长。 * 2.平衡离子置换 羟基阴离子的平衡离子发生置换时,可导致高分子材料的形状记忆效应。 聚丙烯酸纤维在恒定外力作用下,提高Ba2+的浓度,即Ba2+置换Na+时,纤维收缩;提高Na+的浓度,即Na+置换Ba2+时,纤维伸长。据此,可望实现纤维形状的可逆形变。 * 3.螯合反应 侧链上含有配位基的高分子同过渡金属的离子形成螯合物时,也可引起材料形状的可逆变化。 经过磷酸酰化处理的PVA薄膜在水溶液中浸润后加入Cu2+,则生成铜螯合物,薄膜收缩。当向此薄膜中引入Cu2+的强螯合剂如EDTA时,PVA的铜螯合物离解。并生成EDTA铜螯合物,薄膜可恢复原状。 * 4.相转变反应 蛋白质在各种盐类物质的存在下,因高次结构被破坏而收缩,当高次结构再生时则可恢复原长。把蛋白质纤维如明胶浸入铜氨溶液中,晶态结构转变为非晶态结构,纤维可收缩20%;若把收缩的纤维浸入浓度较低的酸性溶液,晶态结构再生,纤维便恢复原长。 同中和反应和螯合反应相比,相转变反应引起的形变及其恢复,不仅速度快,而且可逆程度高,可望用作等温下的形状记忆材料。 * 目前,化学感应型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尚未得到 正式应用,国外已有人建议用于蛋白质或酶的分离膜、 “化学发动机”等特殊领域。 LOGO * 目录 形状记忆高分子概述 1 2 其他种类形状记忆高分子 3 4 热致感应型形状记忆高分子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形状记忆高分子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5 * 1.形状记忆高分子(SMP)概述 形状记忆高分子(Shape Memory Polymer)SMP 材料是指具有初始形状的制品,在一定的条件下改变其 初始形状并固定后,通过外界条件(如热、光、电、化学 感应)等的刺激,又可恢复其初始形状的高分子材料。 1.1 定义: * 1.2 SMP发展概况 美国科学家A.charlesby 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对拉伸变形的化学交联聚乙烯加热,发现了形状记忆现象。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美国宇航局意识到这种形状记忆效应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 于是重新启动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相关研究计划。 1984年 法国CDFChimie 公司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材料聚降冰片烯,该材料的分子量很高(300万以上),是一种典型的热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 * 1988年 日本的可乐丽公司合成出了形状记忆聚异戊二烯 同年,日本三菱重工开发出了由异氰酸酯,多元醇和扩链剂三元共聚而成的形状记忆聚合物PUR。 1989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