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外科PP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汇报人:高青青 张慧嫔1:气管切开护理*2:引流管护理*3:用药护理4:并发症护理*5:饮食二便(健教)6:病情观察*7:护理诊断*适应症:喉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或异物阻塞某些手术前置手术*并发症:皮下气肿,纵膈气肿,气胸,出血,拔管困难。*护理措施:病室:安静,清洁,空气清新,温度18-20,湿度60%,消毒(1:200的84消毒液擦拭)床单位:床旁放置无菌换药碗(气管扩张器,同型气管套管,无菌辅料,洗套管用品),吸引器,氧气。必要时约束带。体位:平卧位,手术当日不易过多更换体位,防止套管脱落,头,颈,上身同一条直线,翻身或改变体位同时移动,避免牵拉刺激,套管脱落至呼吸困难。若患者有可能拔出迹象应设法固定其上肢(约束带)。吸氧:高浓度吸氧,观察呼吸变化。有呼吸困难迹象(呼吸急促,喘鸣音)立即观察套管有无阻塞压迫症状。并注意观察肺部情况或其他原因。创口:有无出血,皮下气肿。如有出血迹象要仔细查找原因。 套管:辅助呼吸者应注意预防套管的气囊破裂或滑脱。 吸痰:每次吸痰不可超过15秒,每次间隔不少于2分钟。 若痰液粘稠可以持续气道湿化,翻身拍背,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吸痰深度。即吸尽又减少刺激 。避免损伤粘膜。(痰培养,药敏)遵医嘱。 消毒:内套管8小时清洗‘煮沸灭菌。 外套管2-4周换一次,不可随意拔除。 套管口:双层纱布(湿盐水)。防止灰尘异物吸入。改善吸入空气湿度,根据需要向气管内 滴入抗生素液或雾化吸入。 创口敷料及皮肤:干燥,无菌更换敷料两次。发现皮炎或湿疹,遵医嘱金霉素眼膏,注意检查气管套管固定带是否合适,结扣是否牢固。 术后进食:流质或半流质。呛咳时或有食物从气管喷出来。因暂停鼻饲,查找原因。 口腔:漱口,口护,每天两到三次,不可使用镇咳,抑制呼吸或减少呼吸道小题分泌的药物。(吗啡’阿托品)造成气管切开的原发病治愈,经过完全堵管24-48小时以上,患者呼吸排痰良好,不发热,可以拔管。 及时倾倒痰液:84消毒。引流管护理:腰大池护理:目的:①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或出血性疾病。 ②测定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脑脊液压力:侧卧位70~180mmHg,坐位200~300mmHg) ③作其它辅助检查,如气脑造影、脊髓空气造影、脑室脑池放射性核素扫描等。 ④对颅内出血、炎症或颅脑手术后,引流有刺激性脑脊液可关轻临床症状。 ⑤进行腰椎麻醉或鞘内注射药物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在引流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正确分辨颅内高压与低压性头痛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疼比较剧烈,有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颅内低压性头痛在抬高床头和坐立位时加重,给与放低床头、减慢引流速度后头痛缓解胃管护理(一)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洁鼻腔。 (二) 更換胶带時,須將脸部皮肤拭净再贴,並注意勿贴于同一皮肤部位。(三) 鼻胃管外露部位須妥当安置,以免牽扯滑脫。 (四) 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若有脫出,应通知医务人员处理。 (五) 每日清洁口腔,以棉签清洁口腔;意识清楚合作的可以牙刷清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六)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合作的,需预防鼻胃管被拉出,必要时可將患者双手做适当的约束保护。尿管护理1、 妥善固定 固定好各种导尿管及集尿袋,防止牵拉和滑脱。 2、 定时观察 根据病情定时观察尿的颜色、性状,及时排空集尿袋,并记录尿量。 正常尿量:1500-2000ml /24h 正常颜色 :无色透明或淡黄色 异常尿量:多尿2500ml/24h 少尿400ml/24h 无尿100ml/24h 异常尿:血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乳糜尿 3、 保持引流通畅 ,勿使导管扭曲,受压或堵塞。堵塞时及时检查并调整尿管位置 用呋喃西林反复冲洗必要时更换。对急性尿潴留、膀胱高度膨胀的病人,应缓慢解除,一般先放出500ml尿液,其余部分在几小时内逐渐放出,并采用间歇性引流;危重病人或肾功能不良者,采用持续引流,若引流不畅,先用手指挤压引流管,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肾造瘘管冲洗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 4、 防止逆行感染 ①无菌集尿袋应低于尿路引流部位,防止尿液倒流。 ②尿道内留置导尿管者,每日用0.1%苯扎溴铵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外阴2次,除去分泌物及血痂。每天行膀胱冲洗2次。 ③定时放出集尿袋中的尿液,每日更换1次集尿袋。 ④长期置管者定时更换。尿道内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覃形尿管每2周更换1次,拔管后间隔4小时再安置。 ⑤尽量不拆卸接口处,以减少感染机会,冲洗及更换管时严格无菌操作。 ⑥每周作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1次,以便及时发现感染。 ⑦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以保证足够的尿量,增加内冲洗作用,以减少尿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