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组网术基础-1
* 那么什么是系统容量呢?上次课学习了簇的概念,为这次课打下基础。可以用多种方法度量:刚才举例中每平方公里的用户数;每个小区的可用信道数;系统中信道的总数。用C来表示。介绍相关的概念。其中把可用无线信道的总数B ,例如在图中所示的区域以内,中国移动允许使用70个频点。M是指簇的复制次数,那么什么是簇呢?共同使用全部无线信道的N个小区叫做簇。图中每一种颜色表示一个簇,簇中有7个小区,也就是N等于7。这7个小区共享70个频点。从图中看出簇被复制了多少次?7种颜色,复制了7次。L是系统中的小区总数。图中有7×7=49个小区。现在计算一下,对图中的区域,一共有多少个信道呢?70×7=490个信道,即可以同时接通490个移动用户,因此得到C=MB=L/N*B。若不采用频率复用,则只能同时接通70个用户。由此可以看出,频率复用大大地提高了系统容量。同时还可以看出,C与L成正比,与N是成反比的。 * * * * * * * * * * * * * * * * * * * 假定信号源与干扰源的发射功率相同,这样差别仅在于路径损耗! 双射线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区群的组成 相邻小区显然不能使用相同的信道。为了保证同信道(即频道)小区之间有足够的距离,附近的若干小区都不能用相同的信道。这些不同信道的小区组成一个区群,只有不同区群的小区才能进行信道再用。 A D C B G F E A D C B G F E A D C B G F E 不同区群中的相同频道 2) 区群的组成 区群的组成应满足两个条件: 1)区群之间可以邻接,且无缝隙无重叠地覆盖。 2)邻接后的区群应保证各个相邻同信道小区的距离相等。 满足上述条件的区群形状和区群内的小区数不是任意的。可以证明,区群内的小区数应满足下式 举例 N的典型值为4,7,12。 GSM系统:N=3或4 2) 区群的组成 区群组成示意图 C B A C B A D A B G F C D E N=3, j=1, i=1 N=4, j=2, i=0 N=7, j=2, i=1 区群组成示意图 3) 同频小区的距离 区群内小区数不同的情况下,可用下面的方法来确定同频小区的位置和距离。如图3-11所示,自某一小区A出发,先沿边的垂线方向跨j个小区,再向左(或向右)转60?,再跨i个小区,这样就到达相同小区A。在正六边形的6个方向上,可以找到6个相邻同信道小区,所有A小区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设小区的辐射半径(即正六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 r ,则从图3-11可以算出同频小区中心之间的距离为 3) 同频小区的距离 图3-11 同信道小区的确定(N=19, j=3, i=2) 可见,群内小区数N越大,同频小区的距离就越远,抗同道干扰的性能就越好。例如,N=3,D/r=3;N=7,D/r=4.6;N=19,D/r=7.55。 4) 中心激励和顶点激励 在每个小区中,基站可以设在小区的中央,用全向天线形成圆形覆盖区,这就是所谓的“中心激励”方式,如图3-12a所示。 也可以将基站设置在每个小区六边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基站采用三副120?扇形辐射的定向天线,分别覆盖三个相邻小区的各三分之一区域,每个小区由三副120?扇形天线共同覆盖,这就是所谓的“顶点激励”方式,如图3-12b所示。采用120?的定向天线后,所接收的同频干扰功率仅为采用全向天线系统的1/3,因而可以减少系统的同频干扰。另外,在不同地点采用多副定向天线可消除小区内障碍物的阴影区。 4) 中心激励和顶点激励 图3-12 中心激励方式与顶点激励方式 5) 用户密度不均匀的情况 以上讨论的整个服务区中的每个小区大小是相同的,这只能适应用户密度均匀的情况。事实上,服务区内的用户密度是不均匀的,例如城市中心商业区的用户密度高,居民区和郊区的用户密度低。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在用户密度高的市中心可以使小区的面积小一些,在用户密度低的郊区可以使小区的面积大一些,如图3-13所示。 5) 用户密度不均匀的情况 图3-13 用户密度不等时的小区结构 3.3.2 信道(频率)分配 信道(频率)分配是频率复用的前提。频率分配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频道分组,根据移动通信网的需要将全部频道分成若干组;二是频道指配,以固定的或动态分配方法指配给蜂窝网的用户使用。 频道分组的原则是: 1)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确定双工方式、载频中心频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仪表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doc VIP
- 房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样本合集(207页).pdf
- 第8课+建设法治中国(课时2)(实用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精品实用课件+教案(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S7-1200 PLC编程及应用技术课件-S7-1200 PLC对步进驱动系统的位置控制.pptx VIP
- 英语介词的教案.pptx VIP
- 从语言与文化交织视角看对外汉语教学中中韩敬语对比及策略探究.docx VIP
- AQ 4272-2016 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 技术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初三物理上提高精品讲义.pdf VIP
- 五牌一图范本.doc VIP
-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基于Python》(王春宁主编)教材课件第1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