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电子CT技术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节:电子CT技术应用

课前复习 四、CTA CTA是经周围静脉快速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在靶血管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期,用螺旋CT对其进行快速容积数据采集,由此获得的数据再经计算机后处理,通常采用MIP、SSD和VR,重建成三维血管影像。 CTA是一种微创性血管造影术,可清楚显示较大动脉的主干和分支的形态,清晰地显示动脉与肿瘤的关系,从不同角度观察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蒂部和血栓等情况。 MIP对血管的形态、走行和管壁钙化显示较好,但无法区分重叠的骨骼、钙化和强化的动脉和静脉。因此,MIP重建术前,必须预先在横断层面图像上用人工或自动、半自动的方法去除有可能与被观察血管相重叠且密度等于或高于它的结构,这样MIP图像就非常清晰。 但此过程较费时,同时会造成部分解剖信息的丢失。由于部分容积效应,横断层面图像上水平走行的血管在MIP图像上比相同大小垂直走行的血管密度低。 SSD对显示血管壁表面、血管的立体走行及与邻近结构的空间关系比较直观,但所显示的灰阶并不完全反映X线衰减值,因此难以区分血管壁钙化和显影的管腔。由于部分容积效应,横断层面图像上水平走行的血管在SSD图像上比相同大小垂直走行的血管要小。 需要注意的是动脉瘤内常有附壁血栓,增强扫描时血栓处无对比剂充盈,使VR重建的动脉瘤可能比实际要小。无论使用上述何种后处理技术重建CTA图像,诊断时均应结合横断层面图像观察,才能使诊断更准确。 VR可任意角度显示高密度血管或较低密度肿瘤病灶和小血管等,所获CTA图像提供了正常组织、肿瘤和血管较全面的三维空间关系,解剖关系清晰,色彩逼真,且有深度感,是目前临床较常用的三维重建方法。 CTA因其操作方便、经济、有效、微创等优点,在单层螺旋CT时代就已开始临床应用,但受扫描速度和扫描覆盖范围的限制,为了获取较好的图像质量,一次只能进行局部的大血管CTA检查,例如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等。 多层螺旋CT尤其是16层以上螺旋CT设备,Z轴空间分辨力明显提高,图像后处理功能强大,扫描速度明显加快,使CTA图像质量更好,血管的立体观察效果更形象、逼真,临床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优势更明显,并可进行大范围的CTA检查。 例如,一次注射对比剂就可完成胸腹部CTA。另外,细小动脉的显示硬更佳,可用于手和足动脉的检查,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可与电子束CT相媲美。 下面我们学习一些常用部位—— 1、Willis环     扫描范围从鞍底下2cm至鞍底上5cm或包括全颅脑,注射对比剂后15~20s开始连续螺旋扫描数据采集,可清晰显示Willis环的结构。    CTA能发现小至2mm的动脉瘤,亦能显示已破的动脉瘤,并明确动脉瘤蒂、载瘤动脉、附壁血栓和钙化情况,同时可了解脑底动脉环的类型。    CTA检查速度快,创伤小,因此使早期诊断成为可能。但对较小的颅内动脉分支显示欠佳。 2、头颈动脉    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鞍底,注射对比剂后15~18s开始连续扫描数据采集。头颈部的主要血管有颈动脉和椎动脉,CTA可清晰显示颈部大血管的形态、位置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是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症状的重要原因,CTA可较好地判断狭窄的部位、程度,清晰显示颈动脉体瘤与颈内、外动脉的关系,图像质量与DSA相似。    检查时应嘱病人不要做吞咽动作,以免出现运动伪影,影响图像质量。 3、肺动脉    又称CT肺动脉造影(CTPA)。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水平能够至膈上2cm,注射对比剂后15~20s开始连续螺旋扫描数据采集。多层螺旋CT可显示肺动脉主干及肺动脉的4~5级分支,可清晰显示肺动脉形态和肺动脉栓塞。    对于肺动静脉畸形可确定病灶的位置、大小及供血动脉的数目和直径,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MIP图像显示单发肺动静脉畸形较直观、清晰,但复杂的肺动静脉畸形由于血管的重叠,空间关系显示欠佳。    VR图像显示血管清晰、真实,可清晰显示血管之间的空间关系。 4、冠状动脉    扫描范围从气管隆嵴下至膈顶,注射对比剂后12~20s开始连续螺旋扫描数据采集。多层螺旋CT的CTA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图像质量可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媲美,是微创性检查冠状动脉病变的理想方法。 CTA可显示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有无狭窄、闭塞,同时能分析狭窄和闭塞的原因是钙化斑块或软斑块,评价冠状动脉的血管通过情况,也能评价冠状搭桥术后或支架术后血管是否阻塞或通畅。CPR图像能够展开显示冠状动脉的全程。 5、腹盆动脉    扫描范围从膈顶至盆底,注射对比剂后20~25s开始连续螺旋扫描数据采集。可显示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和髂内外动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等血管及其分支,清楚显示血管的大体解剖形态,对血管畸形、狭窄、闭塞和血管瘤可得到与DSA类似的图像。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