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与必修二教材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高考与必修二教材分析

* * 53 合计 5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 2 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16 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2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9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0 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8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必修二 选择题 题量 专题名称 2008年新课程省份高考试题的启示 (08山东文综)图3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08广东单科)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 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 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08江苏单科)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 4.3 14.7 1910 0.7 4.7 21.5 1900 0.3 5.7 20.2 1890 —— 5.5 24.9 1880 —— 5.8 28.0 1870 机械 金属和矿物 棉布 年份 (08宁夏文综)表2 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表2反映出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08宁夏文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当时美国出现了用实物进行交换的反常现象。(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房主贷款公司和联邦住房管理局在缓解危机中所发挥的作用。(11分) (4)比较材料三、四,指出房贷为什么 在新政时期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而在 当前却引发了次贷危机。(6分) (《光明日报》2007年8月17日 报道) 古代部分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 “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主要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 近代部分 7.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3)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部分 15.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3)“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经济全球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