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出血的防治挑战与策略-张苏明
* 在国际上此方法褒贬不一。在著名的STICH试验中,手术组患者大部分接受的是传统开颅术,小部分接受的是血肿抽吸引流术,试验结果提示行非开颅术的患者比行保守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差,但由于深部出血和神经科情况不良的患者更倾向于被选做微创手术,所以是否微创手术劣于保守治疗尚不能依此而定论。国外尚有许多小样本临床试验,如SICHPA[8]试验等,认为微创术在安全性和降低死亡率方面,至少是不劣于开颅手术及目前的内科保守治疗的,但是在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有阳性结果者却并不多见。 LOGO LOGO 脑出血的防治:挑战与策略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 附属同济医院 张苏明 脑出血诊治研究三十年 脑出血(ICH)是脑卒中疾病中在全球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 因脑卒中入院的患者中,10%-30%是因脑出血入院,发病30天内死亡率高达30-55% 。 具有早期神经功能不稳定和恶化的倾向与风险 。近半数死亡发生在急性期,特别是前48小时。 在我国,脑出血占脑卒中的比率远高于欧美国家,某些地区高达50%,使全社会在这一领域中陷入严重困境。 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 对各种证据充分的可干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是一级预防的核心问题,但相对于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相对滞后。 一级预防的长期依从性都相对较低,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预防性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务工作者和公众的认知和觉悟。 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史等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应同样引起我们的重视 STICH实验:外科治疗在改善症状、清除血肿上或有效 但对预后并无更好影响 脱水 降颅压 支持治疗 去骨瓣减压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定向血肿抽吸术 内科 外科 脑出血治疗方法研究 对亚组的分析显示某些特定病人可能从手术获益 提示进一步进行更多更精确设计的随机临床研究的必要 突出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一、入院前及急诊处理 快速诊断 及时评估 1.建立ICH诊疗的绿色通道 2.早期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为评估提供证据 3.建立ICH诊治流程,以提供标准化整体治疗 4.最新研究发现血肿的扩大往往先于急诊科的治疗,进而提示了院前干预的重要性。 1.发现影响病情持续进展的因素 2.发现可预测较差长期预后的证据 一项最新研究认为:在症状开始后的4.5小时内用血清GFAP水平区分脑出血和脑梗死结果是准确的。有望成为一种全新的入院前检测手段,为疑似卒中病人的快速分类诊治带来便利。 影像学及病因学诊断 1.神经影像学证据是必须的 2.MRI和CT血管造影、静脉造影 3.导管血管造影 近来有研究表明CT 脑血管造影“ 斑点征”评分是有力的血肿扩大预测因素,是住院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也是判断长期预后的指标。 研究证实:临床医生的决策与ICH患者的预后直接相关。 二、止血药物治疗 识别潜在的凝血异常并尽快予以纠正非常重要。 1.联合凝血酶原复合物(PCCs) 2.重组凝血因子Ⅶa(FⅦa ) 3.维生素K 4.新鲜冰冻血浆 5.血小板 现有止血治疗目标和结局改善证据缺乏 1.早期联合应用PCCs和重组FⅦa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选择 2.抗凝药相关的脑出血应以最快速度纠正INR值 3.但不推荐用重组的FⅦa纠正华法令导致的凝血异常 4.维生素K仅能作为辅助治疗 5.不推荐早期应用新鲜冰冻血浆 6.输注血小板的效果和安全性尚未可知 7.同时,ICH患者血栓形成风险在升高 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脑出血患者,重新使用抗凝药的时间—AHA推荐为脑出血后7-10天,ESO推荐为脑出血后10-14天。 三、脑保护及其他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行之有效、特异性的靶向治疗,因为具体靶点尚不明确。 1.对ICH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认识不够 再强的观察数据,最先进的影像学分析都未能鉴定出脑出血时缺血半暗带的存在。 血肿扩大与血肿周围水肿之间的关系,二者与继发神经血管单元损伤及预后之间的机制尚不明确。 如同面对一个“黑箱”,我们手段有限,知之甚少。 2.目前脑保护及其他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有: (1)铁离子螯合剂去除血肿导致的铁沉积,从而减少损伤,去铁胺疗效评价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2)利用缺氧诱导因子和脯氨酸羟化酶通路作为干预靶点 (3)血肿清除中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 (4)自吞噬机制可能应用于防止ICH相关细胞的损伤中 缺血性卒中脑保护的STAIR(Elements of the Stroke Therapy Academic Industry Roundtable)标准对于出血性卒中也同样重要。 脑出血较缺血性卒中关于神经保护药的研发可能更有成果,因为ICH的临床转归并非复杂多变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联通公司业务展策略及宣传推广.ppt
- 联想与创意文.ppt
- 联网型温控器计.doc
- 联通Up新势品牌推广方案.ppt
- 聚土地二期项建议书.doc
- 肖家乡第一中小学2017年度工作计划.doc
- 聚焦“三个四提升服务力.ppt
- 肝疾病病人的理.pptx
- 肝癌介入治疗南.ppt
- 肝癌介入术后.ppt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