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薄情无意育子 三洋半个世纪后重回松下.docVIP

高盛薄情无意育子 三洋半个世纪后重回松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盛薄情无意育子 三洋半个世纪后重回松下   松下吞并三洋。人们又一次看到了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市场游戏规则。然而,不同于其他案倒的是,这一残酷现实下隐藏了一段不为人知的亲情故事。      因为有了三洋,松下如愿成为日本最大的电器公司。   2009年12月21日,松下宣布,已经完成46亿美元的优先股转换,获得三洋50.27%的股权,同时得到了三洋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可再充电电池技术,年销售额将达11.22万亿日元,反超本国第一大电器公司日立。   据日本媒体报道,松下副社长古池进和家电电器社长夏坂纯二赴任三洋副社长,原松下理事松叶健次郎任三洋常务。这三人很可能在2010年的股东大会上当选为三洋董事,三洋品牌将继续保留。   松下导演的这起收购案从2008年底开始。期间遭遇美国、欧盟及中国的反垄断调查,拖延了10个月,中间一度传出交易可能夭折的消息。   “新企业将使中国相应的市场结构发生改变。”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此前持反对意见。松下补交救济方案,剥离三洋的硬币型锂二次电池等业务,才得以通过。      “有条件通过”      按照WTO相关规则。这桩交易牵扯到11个国家,需要每个国家审批。   2009年1月21日,中国商务部收到松下收购三洋的申报,但认为申报材料不完整,要求其进一步补充完善。4月30日,申报方提交了补充材料,商务部在5月4日立案并初步审查。   在初步审查过程中,商务部反垄断局认为,合并后的新企业在某些重合产品市场的份额明显增高,市场结构可能发生实质性改变,决定进一步审查,并宣布截止日期为9月3日。   商务部向松下详细指出审查中发现的垄断问题:新公司将在硬币型锂二次电池(用于手机、摄像机)、民用镍氢电池(用于电动工具领域)和车用镍氢电池等三个产品市场阻碍自由竞争。知情人士说,未来松下的硬币型锂二次电池将占据61.6%的市场份额,使得下游用户的选择权受到很大限制;民用镍氢电池也将占据46.3%的市场份额;在车用镍氢电池方面,松下和丰田的合资企业PEVE占了77%的市场份额。   商务部要求申报双方就重叠产品种类、销售数据、产品的定价方式与策略等问题提供相关文件及证据,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商务部反垄断局内部人士介绍,为了解相关情况,中方向涉及不同产品的39家同行竞争者和下游用户发放了调查问卷,电话采访了个别企业,并赴深圳等地实地调查。   2009年8月26日,松下向商务部申请延长进一步审查期限,截止日期改为11月3日。双方商谈5次后,10月22日,松下和三洋提交了最终补救方案――新公司在6个月后剥离三洋全部的硬币型锂二次电池业务,剥离松下或三洋其中一方的民用镍氢电池业务。   事实上,为了通过各国的反垄断审查,松下将日本神奈川县湘南工厂的镍氢电池业务转让给独立第三方,将PEVE的出资比例从40%降到19.5%,放弃对该公司的董事委派权和股东大会表决权,PEVE公司名称变更为不含“Panasonic”字样的新名称;出售三洋能源给富士通。   2009年10月30日,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认为,救济方案实施后可以消除对中国市场的不利影响,于是“有条件通过”。据悉,松下以类似方法,通过了欧盟和美国的反垄断审查。      与高盛交易      三洋曾经显赫一时,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制造商。后来由于渠道和产品战略失误,出现持续亏损,在2004年,其亏损额达创纪录的1715亿日元。为了重振,三洋接受了美国高盛、日本三井住友银行、大和证券三家金融机构总共3000E日元的融资援助。作为交换,三大投资机构获得三洋4.3亿股优先股(每份优先股可转换为10份普通股),拥有70%的股权。创建三洋的井植家族被剥夺了经营权,三洋社长井植敏在股东大会上被赶下了台,勉强保住“董事”之位。   控制了三洋经营权的美国高盛等大股东们聘请了一些经营专家组建新的经营班子,但他们并不想拯救三洋,仅是希望将蛋糕做大后更有利于切块出售,以追求最高的投资利益。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产生利益冲突,三洋的发展道路受阻,相继出售了白色家电和半导体业务,转变为以太阳能电池和新型充电器为主的“新能源”开发公司。   投资三洋,是高盛的得意之作。但金融海啸爆发后,三洋股票缩水三分之一,市值大跌,高盛希望抛售三洋股份。而三井住友银行本来就是三洋公司的交易银行,所握的许多股权是后者的债务抵押。于是,从2008年4月开始,它们开始寻找三洋的下家。   日本国内外众多公司对接盘三洋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松下成为最后的获胜者。松下在2008财年中净亏损3800亿日元(约合38.5亿美元),它希望收购三洋强化自己的充电电池业务。并购之后。松下不仅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也在新能源研发上成为日本乃至世界老大。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