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规模企业
小规模企业
”U”型分布的,所以规模经济并不是无限的,而是存在着一个最优点,即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达到最小时的产量水平(注:当然,企业的成本曲线向右开口的行业自当别论此类行业的生产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而趋向于零,它通常被称为自然垄断行业) 由此可见,新古典经济学所谈论的企业规模,属于技术意义上的规模,实质上只是比较静态意义上的单个企业内部的技术经济规模这个意义上的规模经济概念,在某些典型的所谓“装置工业”(the device industry,如汽车、石化、钢铁、化纤等)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因为此类工业的关键设备装置在其产品成本中占据多数,且在技术上具有不可分性,其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有可能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必须承认,单个内部的规模经济这个概念并非毫无意义其实,技术经济学正是从这一概念出发,进一步发掘出一些具体的实际应用形式,对指导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一定实际意义诸如:(1)在装置工业中,成本可视为关键设备的规模(可用容积、表面积、长度等去衡量)的函数,因为产量与设备的规模是直接相关的技术经济学中所说的“规则”( rule)就是由此而来的根据这种规则,关键设备成本的增加等于生产能力增加的次方(2)关键设备装置的不可分性使得其他设备装置必须在生产能力上与之相匹配,方能避免企业资源的闲置浪费这也就是著名的所谓“公倍数规则”(the common multiple rule)按照这个规则,每一项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或者其工程生产能力,乃至于整个工厂总的生产能力都应该等于某一关键设备装置生产能力的公倍数(3)生产活动中所必需的科研及管理活动的开支,与产量增加之间是不成比例的,因而大规模生产将会带来这些科研及管理开支的节省由此可知,大企业开展研发活动(RD)等是具有优势的(4)大规模生产使得专门性的先进生产设备的使用在经济上成为可能,使得专业化管理成为可能,从而使得工厂内部分工协作的好处得到充分利用 然而,我们同时也应看到,新古典经济学对规模经济概念的阐述,在理论上至少存在两个缺陷:其一,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单个企业内部技术经济上的规模经济,是以不存在外部性为前提假设的(注:在标准的新古典模型中,外在性往往“被假设掉”(assumed away),因为这种外在性会破坏新古典均衡分析模型的逻辑完美;一旦加入外在性因素,福利经济学的核心定理(所谓the duality theorem)就不再成立了因此主流经济学视外在性为“市场失灵”的一个主要根源,他们不愿意去正视它的存在和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在主流经济学中总是满足于谈论单个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而无视外在性存在条件下的规模经济问题的缘由之所在)一旦引入外部性,多个企业在局部空间上聚集在一起,便会产生一种新的规模经济,即下文将要阐述的聚集经济,一种空间上的外部规模经济所以,新古典经济学的规模经济概念是不全面的其二,即便撇开聚集经济不谈,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所作的解释也是不充分的它仅仅从技术角度去解释内部规模经济的存在,却撇开了非技术性的空间因素和市场因素,如企业所在区域的劳动力、原材料供应条件,区域市场的规模,公共设施状况,如此等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的存在与否以及可利用程度,而古典经济学却隐含地假设这些因素都不存在,孤立地谈论企业的技术经济规模,因而是不充分的此外,我们应附带指出,不论是在古典经济学还是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单个企业”都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可能是指一家完全独立的工商企业(如公司企业),也可能指隶属于一家工商企业的一间工厂或一个车间因此,所谓“单个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概念也是不够明晰的 两种类型的规模经济及其联系 我们认为,规模经济应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单个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另一种是众多企业在局部空间上的集中而产生的聚集经济由于新古典经济学长期以来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据主流地位,只论及前一种类型,于是造成后一种类型很少被正统经济学所关注为了纠正这种片面性,有必要弄清后一种类型的规模经济的本质内涵,并阐明它与前一种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 何谓聚集经济呢?聚集经济概念的提出,乃基于人们对下列经济现象的观察,即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局部集中特征,如:在同一区位点上同类销售企业聚集在一起(专业市场);生产同类产品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如服装生产、鞋城之类);存在着产业纵向关联的上、中、下游工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人口聚集以及与第三产业之间的高度正相关,如此等等这种空间上的局部集中现象往往伴随着在分散状态下所没有的经济效率,亦即产生了企业聚集而成的整体系统功能大于在分散状态下各企业所能实现的功能之和我们把这种因众多企业的空间聚集而产生的额外好处,称为聚集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es)“聚集经济”概念发端于A.韦伯的区位理论韦伯在分析单个产业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QAE.3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3部分服务机构要求.pdf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案(本科).doc
- TCQAE.2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2部分业务系统要求.pdf
- TCQAE.1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1部分软件产品要求.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3 部分:服务机构》.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2 部分:业务系统》.PDF
- 国际结算(史燕平)第三章 国际结算方式--汇款方式与托收方式.ppt VIP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1部分:软件产品》.PDF
- 2025年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0).docx
- 国际结算中的票据.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