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回填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5回填设计

A5、A5-b工作面沉陷区回填设计 弘利煤矿 2011.11 A5、A5-b工作面沉陷区回填设计 一、工作面的基本情况 1、该工作面位于在东翼采区内+1915m---+1972m水平之间A5煤层中。矿井开拓揭露煤层共计四层,自北向南依次为A9、A6、A5-b、A5号煤层。工作面位于A5-b煤层的北侧。工作面下端至+1915m水平A5煤层运输巷、上端头至+1972m水平A5煤层回风巷,运输巷长度为400m、回风巷的长度为347m。A5煤层距A5-b煤层层间距为4-5m左右。工作面开采范围为+1915m----+1972m水平之间A5煤层,采区东翼边界至西翼边界A5煤层通风斜上山。 2、地面相对位置 该工作面地面相对位置在矿井斜风井往东150m处以外,走向为西—东。工作面垂直位置地面上部无任何建筑、无河流,工作面附近有A6采空区;除上部覆盖层外,对本施工没有其它影响。 3、回采对地面的影响 该工作面回采区域对应地面为平原地貌, A9顶板侧为山体。对应地表无河流、季节性河流、洪水及被洪水冲刷的深沟等较复杂的环境,在雨季或雪水融化季节,山体会有部分洪水流过地表,顶板侧及底板侧均设有防洪水沟,对工作面不会产生影响。 该工作面地面相对位置在矿井东斜风井向东300——400m处,该范围内无任何建筑和设施,按照煤层81°左右倾角,其+1915水平以上区域回采底板垮落角走向影响范围小于22m,对回采工作不会影响,只在该煤层回采区域对应地表南侧存在采动影响的塌陷区域,因此在回采过程中必须考虑塌陷区域对回采的影响等威胁,并采取防范措施,及时发现并做好回填,回采期间矿安全技术部门要在地面塌陷区域经常观察是否有塌陷的可能性。严格按“先治后采”要求进行开采。 4、煤层厚度 含煤地层为侏罗系塔里奇克组,为一套湖沼湘含煤建造,为矿井的主要可采煤层。根据目前揭露煤层情况来看,该煤层平均厚度为4.1-5m左右,中间含1-2层夹矸,在A6煤层的北侧,在井田范围内全部可采。 5、煤层产状 煤层产状为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平均倾角78°—82°。 6、煤层结构 煤层结构属较简单稳定,煤层含1--2层炭质粉砂岩、炭质泥岩夹矸,煤层厚度变化小,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7、煤质 煤为黑色,玻璃光泽、性脆,参差状或阶段性断口,条带状、凸镜状结构,层状构造。煤层容重1.32t/m3,煤岩类型为半亮—光亮型。 煤质工业分析表 煤层 编号 水份% 灰份% 挥发份% 全硫% 磷% 发热量 (MJ/KG) A6 0.85 36.52 29.09 0.60 0.008 29.17 该煤层工业牌号为25#焦煤,可作炼焦煤用。 8、煤层顶板 煤层直接顶为炭质泥岩,厚度0.58-1.0m,属于软岩石;老顶岩石为泥质粉砂岩,厚度1.0-2.0m,单向抗压强度25.91MPa,岩石硬度为3-4,属于较软弱岩石。 9、煤层底板 煤层直接底板岩石为粉砂岩夹细砂岩,细砂岩厚度大于5.0m,单向抗压长度46.55Mpa,属中硬岩石。 煤矿处于可依屯巴塔格背斜的南翼上,呈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东—南西向,倾向南。东部倾向南东,西部倾角800—84°,中部80°—83°,东部70°—80°,属于急倾斜煤层,沿走向无褶曲现象。 矿井断层均为平推断层,主要分布在井田西翼。本工作面回采区域处于井田中部,基本无较大断层。 二、形成机理 由于工作面的地质情况,上覆煤岩层随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出现连续下沉,在地表出现塌陷坑,极易造成井下漏风和工作面采空区煤炭自燃,给矿井带来重大隐患,为消除以上灾害,需对沉陷区进行回填,阻断矿井漏风和人畜地面坠落的危险。 三、跨落范围 根据以往情况,确定跨落空间 K=LHS 式中G—跨落空间; L—工作面每月推进度,取25; H—阶段高度,115m; S—煤层厚度,A5+A5b=4.2m;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