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学原理课件.ppt
安全学原理 主 讲:李树刚 教授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安全科学基础理论 第三章 安全观 第四章 安全认识论 第五章 安全方法论 第六章 安全生理和心理分析 第七章 安全社会原理 第八章 安全经济原理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二、时代的安全观 主要的表现在: 1、揭示事物安全本质规律的研究尚不全面,理论研究 2、对灾害事故进行准确的预测和有效的防治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研究方 面还未取得大的进展。 第二节 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一、安全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1、安全指标:事故损失的可承受水平 。 2、本质安全化:安全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 说明两点:一是本质安全化的相对的,二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 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质单元。 4、安全评价:对危险性的定量定性分析,确定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分为系统安全评价和随机安全评价。 5、固有危险度:造成灾害的危险程度。两个衡量参数以确定。 6、危险物质:化学、物理及生物作用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的物质。 二、安全的基本特征 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安全的随机性 安全的相对性 安全的局部稳定性 安全的经济性 安全的复杂性 安去的社会性 安全的潜隐性 第三节 安全科学的定义和性质 一、安全科学的定义 安全科学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安全工作者对其他定一个有论述,不 甚统一。 1、库尔曼阐述:安全科学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所使用的技术危害作 用绝对的最小化,或至少使这种危害作用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为实现 这个目标,安全科学的特定功能是获取及总结有关知识,并将有关发现 和获取的知识引入到安全工程中来。这些知识包括应用技术系统的安全 状况和安全设计,以及预防技术系统内固有危险的各种可能性。 2、J.格森定义:安全科学研究人及技术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建立 这三者的平衡共生态为目标。 3、刘潜―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主编,定义:安全科学是专门研 究人们在生产及其活动中的身心安全,已达到保护劳动者及其活动能 力、保障其活动效率的跨门类、综合性的科学。 4、有学者认为:研究生产中人-机-环境系统,实现本质安全化及进 行随机安全控制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工程学特指安全科学。 5、现在的定义: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 的科学。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因素及 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及转化条件 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 二、安全科学的本质特征 安全科学要体现本质安全,即从本质上达到事物或系统的安全最合适化。 安全科学要体现理论性和科学性。 安全科学要体现交叉性。与相关的学科相结合,相渗透。 安全科学要体现研究对象的全面化。 安全科学的目的要体现人.经济.环境和技术功能的最优化。 第四节 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一、研究对象 安全科学应该研究的领域范畴《安全生产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1990- 2000-2020)》提出了我国工业安全技术的发展战略.奋斗目标,支撑条 件和技术政策,确定了四项重点任务: 1、工业安全技术: 着重研究重大恶性事故及多次重复发生事故的预防及控制技术。 2、职业卫生工程: 着重研究危害职工的尘肺病等职业方面的预防及控制技术 3、安全管理。 3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4、高新技术及特殊环境中的安全技术 二、范畴 归纳安全科学研究的领域范畴,可以分为以下四方面: ——安全科学的哲学基础。 ——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 ——安全工程与技术 ——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 第五节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 一、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 1、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 人、物、物人关系。 2、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纵横向的分类层次 A 纵向学科分类:可分为:安全物质类、安全社会类、安全系统 类、安全人体类。 B 横向学科层次: 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哲学。 安全工程-安全工程学 - 安全学-安全观。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再指导实践,从而达到理论升华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有大行纷纷抢滩房屋租赁市场.PDF
-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世界气象组织通过短期加强目前的航空气象-ICAO.PDF
- 国际航线英语口语100句-ERP管理系统.doc
- 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方式网络自主培训平台-图书馆杂志.PDF
- 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ppt
- 图解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行知阅读.PDF
- 土壤有机质影响多氯联苯土壤残留变化特征-中南大学学报.PDF
- 土壤沉积物中天然有机质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①.PDF
- 在钓鱼岛黄尾屿海域进行巡航。.ppt
- 地灾防治应急预案-荆门市国土资源局.doc
- XX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2025年) .pdf
- 乡镇2025年“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讲话稿三篇 (范文) .pdf
- 数字经济:把握数字化机遇,赋能跨越式发展.docx
- CCER-07-001-V01,在交通运输业和能源需求领域为何首推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方法学?.pdf
- CCER-10-001-V01,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项目纳入CCER,减排效益如何?.pdf
- 药明康德: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docx
- 与辉同行独立1周年报告.pdf.docx
- 人工智能系列深度报告:AIGC行业综述篇.docx
- ChatGPT不断突破,AI驶入快车道.docx
- 华为AI盘古大模型研究框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