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专题九 仿用句式(含修辞)、变换句式.doc

10 专题九 仿用句式(含修辞)、变换句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 专题九 仿用句式(含修辞)、变换句式

专题九 仿用句式(含修辞)、变换句式 ——彩 把仿用句式和正确”,其中“形”里面就有修(江苏卷有时会单独设题),所以本专题准备通过“修辞垫基”来突破“修辞”这一隐性考点,让考生掌握高考常见修辞手法的分类及其特点,便于考生在仿用句式及阅读中分析判定修辞。在掌握修辞的基础上,再了解仿用句式题的各种类型。仿用句式题类型虽多,但解题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相同,所以在让同学们了解仿用句式题的基本类型后,统一讲解仿用句式题的通用解题技巧。对联题作为特殊的仿用句式题放在“重难突破”中攻克。 变换句式的复习,在让考生简单了解考情的基础上,采用逐个题型突破的形式 1.(2016·高考江)下列熟(  ) A.人人皆可以 C.化干戈 D.情人眼里出西施 解析:A。A B项,用“尧”“舜”这两个人物指代人群中的优秀人物。C项,“干戈”和“玉帛”分别以战争武器和表示友好的事物指代战争和和平。D项,以“西施”这一人物指代美女。 2.(2016·高考山)拖延症的表40个字。 答:                                                                                解析:本 答案:(示例)拖延症是生命的你的机 3.(2015·高考湖北卷)仿照示例,20字; 构字部件:禾 构字+又→友→友善 感想示例:行友善 答:                                                                                解析:本立意20字。 答案:(示例1)(日+月→明→文明)文明社 (示例2)(禾+日→香→)博览群书通晓天下事理 沐浴书香养成高尚人格 4.(2015·高考山)用排比的修 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 答:                                                                                解析:本考 答案:(示例)如明 5.(2014·高考江)下列(  ) A.水面 B.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 解析:A。本“头”是对“墙”的补充;“雨”是名词,“细”补充说明了“雨”的状态;“垂”是动词;“纤草”是名词,且“纤”是形容词,说明了“草”的状态。然后分析选项:A.“水面”B、C、D三 6.(2011·高考)将下面的3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个字)。 ①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③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答:                                                                                                                         解析:此定主要 答案:真的、善的、美的 7.(2011·高考)把下面 巴黎之行——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作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答:                                                                                                                         解析: 答案:巴黎之行——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正确使用常 修下面只介 一、比喻 比喻是用另一本 1.特 比喻有三——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 构成比喻的基 比喻中喻体多是具体形象的、可以感知的、大家所熟悉的事物或 2.分 可按 (1)明喻 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 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2)暗喻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 ①生活是海洋。 ②十个被血浸泡的手指头肿成了大熊掌。 (3)借喻 借喻是本体和比喻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 “毒蛇猛 (4)博喻 博喻是: 我 二、借代 借代指在一定的 1.特 结构上的“本体”(所指事物)和“借体”(借用事物),一般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 2.分 (1)特征代本体 包括用事物的特征、(如服装、饰品、嗜好等)来代替人或事物,一般要求选取最鲜明突出、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做借体。例如: 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是冤枉? “三道 (2)专名代泛称 例如: 我 “雷锋”是一个人的名字,在上述语境中成了一类人的名称。 (3)处所代本体 包括以人的 “两杯龙井”,景先吩咐完,随即付了钞。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