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港珠澳地带风土人情调查
目 录
港珠澳地区风土人情调查 2
一、珠海篇 2
(一)珠海的生老礼俗 2
1、满月 2
2、生日 2
(二)珠海的丧葬礼俗 2
1、送终 3
2、入殓 3
3、出殡 3
4、拾金 4
4、旺山 4
5、现状 4
(三)珠海的婚嫁礼俗 5
1、古代习俗 5
2、近代盲婚 5
3、对歌求偶 6
4、男方活动 6
5、女方习俗 6
6、迎新娘 7
7、闹洞房 7
8、水上人家的习俗 7
9、隔山娶 8
10、当代状况 8
(四)珠海生活习俗 8
1、造屋 8
2、进宅 8
3、开灯 8
3、除夕 9
4、娘妈诞 9
二、澳门篇 10
(一)澳门的婚俗 10
(二)宗教文化与信仰 10
(三)澳门风俗习惯 11
(四)澳门节庆 12
1、华光诞 12
2、醉龙节 12
3、鲁班师傅诞 12
三、香港篇 13
(一)香港九龙区民俗风情 13
(二)香港婚俗 13
1、送嫁 13
2、开门吉利 14
3、斟茶与拜祖先 14
4、喜勺 14
(三)香港用餐习惯及礼仪 14
(四)香港节庆 15
1、端午节 15
2、团 16
3、农历新年 16
4、复活节 16
5、农历年初三 16
港珠澳地区风土人情调查
一、珠海篇
(一)珠海的生老礼俗满月
孩子出生够一个月叫“满月”,又称“出月”。满月日由家长给小孩起名,来贺亲友送给小孩手镯、脚箝、襁褓、衫、裤、裙、帽等礼品,婴儿剃胎发,穿着新衣帽拜祭祖先。主人家将煮制的姜醋和红鸡蛋赠送亲友。中午设宴款待亲朋,称“满月酒”。 生日
小孩子过生日,吃熟鸡蛋。男子结婚后第一个生日叫“初生日”。是日家备喜宴,制作茶果拜祭祖先。岳父母派人送给女婿长裤、鞋袜、碗筷、猪鱼肉等。民间祝寿,“男不做十,女不做九”,男女年逢四十均不做大生日,忌“四”与“死”谐音。凡年届七十、八十、九十岁数做生日叫拜大寿,过百岁生日叫“期颐”,大寿辰前一天,儿孙、媳妇、女婿等面捏“寿桃”、“长寿挂面”或粉丝,做“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幛,谓之“暖寿”。寿辰,寿公或寿婆晨起梳妆,始行拜寿仪式,堂悬“寿屏”,高燃“寿烛”儿女、亲友登堂致贺,晚设“寿筵”,食有寿面、万寿果(木瓜)蚝豉、发菜等,寓意长寿发财。
20世纪80年代后,寿庆多酒楼举办,平常生日,以蛋糕示贺。珠海的丧葬礼俗唐宋时期,由于受佛教思想影响,珠海和邻近地区一样大多盛行二次葬,即人死后将尸体先行土葬,待皮肉腐败后,再收骨骸火化,将骨灰盛入一个陶瓮,另择风水宝地安葬。至明朝以来,人们信仰道教,把二次葬火烧尸骨改为全副骨骸盛入魂坛安葬,并一直沿袭下来。送终
民国时期,人们把丧事称为“白喜事”,与婚事一样也十分隆重,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大多都是备一副寿木放置家中,并预先择定寿穴,在老人临终前,子女守在身边,直到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俗称“送终”。老人弥留之际,便要为其穿上寿衣,寿衣忌用缎子布料,因与“断子”同音。寿衣的袖子要盖过老人的手掌,以忌手露出来,将来儿孙要讨饭。老人一旦断气,马上用布块盖镜子和像框,拿银器放在死者口内,陈尸厅中,并盖上白布,由长子蘸水在死者眼、鼻、口擦洗,所谓“开光”。之后请法师为死者的灵位安置草灯和香炉,并要灯火长明,焚香不断。其时派人通告亲友报丧,吊唁客进门都向死者一跪或鞠躬致哀,孝子们跪地向宾客叩头还礼。
入殓
入殓时孝子们各持点着的蜡烛绕棺一周,谓之“照财”,这时,举家嚎啕恸哭,与死去的亲人诀别。有些地方,在盖棺后,放一条裤子在棺上,由长子或长孙揽之,称“揽棺”,这条裤子也归揽者所有,据说这样将来可以升官发财。接着是“安灵”,孝子们向亡灵前上香,烧纸,依次向亡人叩跪“赠饭”,就是将一大盆糯米饭,由孝子一碗碗向灵前供奉,待出灵时埋入墓穴。
出殡
一般出殡,选择中午,由丧家和亲友披麻戴孝送葬,如果扛的棺是上寿而终者,大人会遗孩童朝棺底穿过,意则小孩穿棺后就能长寿。送殡时,丧主手执公鸡前行,后面是鼓乐、灵柩、亲友,沿途散发纸钱,意思给死者一些路费,开通冥道。返家时,也一路散发冥纸,所谓招魂回府。富有者即有仪仗、僧尼或道士开路,五族咸给灰金,并来执绋。
棺材下穴时,死者血裔或与死者生肖相克的人要背棺而立,并移开影子,使之不入穴中。俟埋土时即随由孝子们跪在穴前抛些白泥丸於窀内,表示祝愿亡人安息,祈望生者健康长寿。这时,法师把带来的公鸡抛向长子或长孙,说:“要‘丁’还是要‘财’?”接鸡者即答:“丁财两要。”等到埋土成坯,便奠以酒醴,烧把纸举哀。有些地方在坟头插上“幡杆”,意思是让死者和灯笼处奔来领取食物、金银衣纸。诸事完毕后,丧家给当天来宾各式各一封插有一根针和缠一段红线的“利市”,作为避邪。死者家属返回家时,也要在家门口烧堆纸火,顺次跨火而过,以驱邪气,并在死者灵位前献三牲祭品和焚烧纸制的车马人屋等祭品。每遇七七日“做陈”,也杀猪祭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