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初宇宙线空间变化-Indico.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初宇宙线空间变化-Indico

银河宇宙线空间依赖的 传播模型研究 袁强 紫金山天文台 合作者:郭义庆 2017.09.23 山东威海LHAASO(2017)合作组会议 主要内容 传统宇宙线传播 最近实验观测结果 空间依赖传播模型 总结 传统宇宙线传播模型 宇宙线传播图像 ? Igor V. Moskalenko 加速 扩散和相互作用 太阳系内传播 地球附近探测 sources (SNR, nuclear reactions…) convection diffusion diffusive reacceleration E-loss convection fragmentation radioactive decay 宇宙线传播:扩散模型 稳恒态传播: ?N/?t = 0 与刚度(~能量)相关的传播系数: DXX = D0(R/R 0)δ 3. 加速源注入能谱: q(E) = J0*E-βexp(-E/Emax) 4. 原初能谱: F原初(E) ~ q(E)/DXX ~ JE-β-δ exp(-E/Emax) 5. 次级/原初谱比例: F次级(E)/F原初(E): ~E-δ 传统传播模型能谱 最近实验观测结果 原初宇宙线粒子谱 次级宇宙线粒子谱 弥散伽马射线 宇宙线能谱200 GV变硬 AMS-02 collaboration, ICRC(2017) 原初电子也存在变硬 Lin et al. (2015) 次级宇宙线:正电子超出 Dark matter? Pulsars? … AMS-02 (2013) 次级宇宙线:B/C ?=-0.333±0.014±0.005 高能单一幂律行为;TeV/n以上是否存在拐折? AMS-02 (2016) 次级宇宙线:反质子/质子比 AMS02 (2016) 高能反质子/质子比例不随能量变化,和B/C不一致 AMS-02 (2016) 银盘弥散伽马射线超出 Fermi-LAT (2012) 超出只在银盘体现,银晕没有明显超出 (原初)宇宙线空间变化 AMS02 (2016) 根据弥散伽马射线给出的宇宙线强度和能谱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跟传统传播模型不一致 Yang et al. (2016) 观测结果总结 原初宇宙线能谱在高能段存在变硬 次级粒子普遍存在“超出”,但B/C与antip/p比例具体行为稍微不太一致 银盘弥散伽马射线存在“超出” 宇宙线能谱存在空间变化 空间依赖传播模型 两相传播模型 硬成分 软成分 Tomassetti (2012) 两相传播模型 Guo et al. (2016) 两相传播模型:原初宇宙线 两相传播模型:次级宇宙线 两相传播模型:弥散伽马射线 两相传播模型:宇宙线空间变化 两相传播模型:宇宙线各向异性 各种模型的比较 Yuan et al. (2011) Vladimirov et al. (2012) Guo et al. (2016b) Tomassetti (2016) Liu et al. (2017) Ohria Ioka (2011) Guo Yuan (2017) 总 结 初级和次级宇宙线能谱在高能段变硬,银盘伽马射线存在硬成分,宇宙线能谱随空间位置变化 传统传播模型解释观测数据存在困难 空间依赖传播:可以理解硬成分的来源,同时解释原初,次级粒子超出;可以更好的描述宇宙线的各向异性,空间宇宙线分布等 谢谢大家 !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