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2)第一单元课件:第2课《新青年时代的鲁迅》(共42张PPT)
3.阅读第2段,思考:钱玄同来访时,二人通过设喻所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提示 (1)“铁屋子”用来比喻黑暗的、禁锢得极为严密的旧中国。 (2)“熟睡的人们”用来比喻处在长期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的愚昧、麻木的国民。“不久都要闷死了”预示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麻木的国民可怕可悲的前途。 (3)“大嚷起来”用来比喻为唤醒广大民众而发出的“呐喊”。 (4)“毁坏这铁屋”用来比喻摧毁这黑暗的旧世界。 4.对鲁迅开始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一事,许寿裳是什么态度? 提示 许寿裳认为“这是鲁迅生活的一个大发展,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章”。 5.鲁迅对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一事又是什么态度?他是想推动白话文革命吗? 提示 鲁迅却说自己“在当时只是一种助阵的意思”。 由周作人的观点可见,鲁迅对于改写白话文的问题,当时无甚兴趣。 6.由鲁迅对于《新青年》态度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 由此也让我们看出鲁迅并非如有些人所说的是个未卜先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思想导师和无处不在的领导者,更不是具有改变历史力量的神,他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矛盾挣扎的过程的。他是一个想用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思想来改造国民精神的文学家。 7.阅读第7段,怎样理解鲁迅的“听将令”和“遵命文学”? 提示 这里的“听将令”和“遵命文学”,只是“与先驱者取同一的步调”的意思,并非真的接受什么人的命令。鲁迅一向是反对奉命写作的,他一直是坚持独立思想的。他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中说过:“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是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利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如果先挂起一个题目,做起文章来,那又何异于八股,在文学中并无价值,更说不到能否感动人了。 鉴赏评价传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做到这几点:①在文“内”充分挖潜。要对作品本身内容有准确的把握,不仅要把握作品直观显现的内容,而且要弄清作品隐含的内容,这是鉴赏评价的首要工作,其实就是弄清对象。②在文“外”大胆引联。就是围绕作品作相关、相似的引申或联想。有些寓意相对丰富深刻的作品,要联系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及其它相关资料,将其置于特定的氛围中才能对其正确认识评价;有些作品只有通过多方引申联想,才能在动态中、在纵横比较中评价它。 鲁迅听后笑着和曹说:“就凭这句话,你是懂得我的了。”),他的评价应是切实中肯的。因而,这样组材,全面、客观、准确地写出了“《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而且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的鲁迅。 (2)作者将材料和时代背景、研究资料以及自己的切身观察感受等内容融为一体,做到了理论性、史料性和可读性的统一。 (3)本文主要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句子不长,比较接近口语,语言自然、平和、朴素,又不失文采。曹聚仁说,他撰写的这部《鲁迅评传》只是“一本通俗的鲁迅传记,而不是一部专家的著述”。因而作者采用朴素自然、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平等的姿态与读者进行文化对谈,丝毫没有摆出学问家的架子和教师爷的面孔。 2.写作迁移 【角度】 本文写人物,在叙述人物经历的基础上,恰当地加入自己的评论,使人物有血有肉,真实丰满。请你用叙评结合的方式写一个片段,表现一个人物。 【示例】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淫。 【漫漫古典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人们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 说欣赏《红旗谱》教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 说欣赏《红楼梦》备课参考.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 说欣赏《红高梁---罗汉大爷》教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 说欣赏《红高梁》教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 说欣赏《聊斋志异》之《香玉》《王六郎》学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 说欣赏《长恨歌》备课参考.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 说欣赏《聊斋志异》备课参考.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 说欣赏《高妈》教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 说欣赏《聊斋志异》之《香玉》教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 说欣赏冯梦龙《三言》备课参考.doc
-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2)第一单元课件:第3课《居里夫人传(节选)》(共45张PPT).ppt
-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2)第一单元课件:第1课《我的回 忆》(共31张PPT).ppt
-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3)第三单元课件:第8课《山地回 忆》(共30张PPT).ppt
-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3)第三单元课件:第9课《宝黛初会》(共76张PPT).ppt
-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3)第四单元课件:《兰亭集序》(共28张PPT).ppt
-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3)第四单元课件:第12课《阿房宫赋》(共6 4张PPT).ppt
-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课件:第2课《敬业与乐业》(共34张PPT).ppt
-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一单元课件:第1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共31张PPT).ppt
-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三单元课件:第10课《哈姆雷特》(共32张PPT).ppt
-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4)第三单元课件:第8课《雷雨》(共36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