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节CT诊断学总论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扫描部分 计算机系统 存储设备 CT检查技术 普通CT扫描 动态CT扫描 靶CT扫描 高分辩率CT扫描 实时动态显像 CT检查技术 平扫(plain scan)不用造影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 一般都是先作平扫。 增强扫描 (contrast enhancement scan) 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剂后扫描,增加了密度差,可使病变显影更为清楚。 主要有团注法: 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 CT造影扫描:在器官或结构引入对比剂,再行扫描。如CTM等 高分辩率CT扫描 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空间分辨力CT图像的扫描技术,要求CT机固有空间分辨力小于0.5mm,图像重建用高空间分辨算法,有薄层扫描,矩阵用512×512。不是所有的CT机都能做HRCT。 CT检查新技术 定量CT CT再现技术 三维成像 多平面重组 表面显示三维重组、容积显示三维重组 最大强度投影技术 仿真内窥镜技术 造影剂跟踪技术 CT脑血流灌注成像 CT的临床应用 CT诊断由于它的特殊诊断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某些部位的检查,诊断价值,尤其是定性诊断,还有一些限度,所以因在了解其优势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应用。 CT临床应用的选择原则 遵从救治原则:先抢救后检查,先止血、骨折固定后检查 为病人服务的原则 掌握禁忌症与适应症 实事求是,合理应用 知晓何部位何种病首选哪一种检查 一般肺疾病:平片、正侧位 一般四肢骨折疾病:平片、正侧位、正斜位 颅脑外伤:CT 腹盆腔实质脏器:超声 禁忌症 昏迷、烦躁不安 休克、大出血等危重病 妊娠(胎儿) 青少年敏感部位检查 CT的限制 形态学诊断而非病理学诊断 空间分别率低 病灶遗漏 肠管、胆管等不适合该检查 设备昂贵,价差费用高 电离辐射、造影剂有一定危险性 CT检查前准备 带齐相关检查资料 碘过敏试验 腹部检查需空腹 腹部检查需作肠道准备(造影剂,排钡) 下腹需充盈膀胱、灌肠、阴道置气囊 去除金属物 呼吸训练及制动 颅脑CT适应证 颅内良恶性占位病变 脑血管性疾病:梗死、出血、动脉瘤、AVM等 颅脑外伤性疾病:脑挫裂伤、外伤性颅内血肿等 感染性疾病:脑脓肿、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结核等 脱髓鞘性或变性类疾病:多发性硬化(MS)等 先天性畸形、脑积水、代谢性疾病 面颈部CT扫描适应症 眼眶外伤、异物 眼眶肿瘤 眼眶、耳部、副鼻窦炎性疾病 耳部畸形 眼眶、副鼻窦、耳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鼻咽、喉部、腺体肿瘤 颈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甲状腺病变 脊柱和四肢CT适应证 外伤 骨折、脱位、椎管内有无骨折碎片 脊柱退行性变和椎管狭窄症 椎间盘变性、膨隆、突出、游离 炎症性疾病 脊椎结核、骨髓炎、椎间盘感染、硬膜外脓肿 脊柱及四肢关节、软组织肿瘤 脊椎及四肢退行性病变 先天性畸形 胸部CT适应证 炎性病变、结节病 胸部外伤 肺血管病、变异(肺隔离症) 肺部肿瘤 纵隔肿瘤、囊肿及其与大血管的关系 大血管病变 各类动脉瘤、腔静脉血栓等 心脏及心包肿瘤,心包其他病变 胸膜弥漫病变及肿瘤 腹部CT适应证 主要用于部分实质性器官的肿瘤性病变 肝胆脾胰肾及肾上腺等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 胰腺炎诊断程度分析及预后评估 感染性疾病 腹部外伤 胆道及泌尿系结石 胃肠道肿瘤侵犯、转移程度评估 腹膜后及盆腔CT适应证 腹膜后、膀胱、前列腺、子宫及卵巢肿瘤诊断 膀胱结石 腹膜后纤维化 * CT基本原理 与普通X线检查的区别 第一章 CT总论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TMRI室 张 林 CT成像原理及设备 CT检查技术 CT的临床应用 CT机的发展沿革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 1917年奥地利数学家J.Radon证明了CT的数学基础 1963年A.M.CormAck发明了X线投影数据重建图像 1969年G.N.Hounsfield制成 第一台头颅 CT 机 1974年由美国工程师 Ledley 设计了全身 CT 机 1979年 Hounsfield 和 Cormack 教授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CT机的发展 第一代 平移-旋转 第二代 平移-旋转 第三代 旋转-旋转 第四代 旋转-静止 旋转—固定 第五代 电子束 CT 或超快速CT 各代CT扫描机特点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扫描方式 平移-旋转 旋转 静止 扫描时间 5min 20-60s 5-10s 5-1s 1s 检测器数量 1 3-30 256-350 450-1500   张角 — 5°-10° 30°-45° 50°-90° 30°-45° 每次扫描断层数 1 2 1 1 1 主要应用范围 脑 头部 全体 心肺动态器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