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节表面活性剂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1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 (3)PIT法选择乳化剂 PIT法的提出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时表面活性剂分子中聚氧乙烯链的水合程度下降,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减弱,HLB值下降。因此低温时生成的O/W型乳状液,在温度升高时可能转变为W/O型乳状液。 乳状液发生转变时的温度,就是该特定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亲水趋向和亲油趋向将恰好达到平衡状态,把这一温度定为相转变温度(PIT)。 利用相转变温度不仅可以判断乳状液的稳定性,也可以用来说明乳状液中乳化剂的性质。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 PIT的测定方法: 将等量的油和水和3%~5%的聚氧乙烯非离子乳化剂制成乳液,加热搅拌,通过电导仪测电导率或用其他方法观察是否转相,继续升温直到电导率突然降低,说明发生O/W型向W/O型的转相,此时的温度即为相转变温度。 改变油相成分或聚氧乙烯非离子乳化剂,即可得到同种乳化剂对不同油相成分的PIT和对同一油相成分不同乳化剂的PIT。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 PIT的大小 亲水性越强的聚氧乙烯非离子乳化剂,其HLB值越高,形成的O/W型乳状液越稳定,它由亲水性转变为亲油性的相转变温度也越高;反之HLB值较小,亲水性较低的聚氧乙烯非离子乳化剂的相转变温度也越低。 PIT和所选用的乳化剂的HLB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 PIT法选择聚氧乙烯非离子乳化剂的原则 配制O/W型乳液时,乳化剂的PIT应高于贮存温度20~60℃,可保证在贮存过程中不会因温度升高而发生向W/O型乳状液的转相; 配制W/O型乳液时,乳化剂的PIT应比贮存温度低10~40℃,才可保证在贮存过程中不因温度降低而发生向O/W型乳状液的转相。 要得到最佳稳定性的O/W型乳液,制备时温度最好低于PIT 2~4℃,然后冷却至贮存温度。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 4、分散作用 固体以微粒状分散于液体中并保持稳定的过程称为分散。 所形成的分散体系称为悬浮液。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 (1)分散剂分散作用 ①促进研磨的效果 吸附于固体微粒表面,产生一种“劈楔作用”。 如果表面活性剂是离子型,则由于它吸附在固体颗粒表面上使它们带有相同的电荷,互相排斥,因而促进颗粒团块在液体中的分散。 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可降低分散介质的表面张力,促使分散介质渗透到二次粒子表面的间隙或裂纹,导致二次粒子的分裂。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 ②对粉末的润湿作用 加入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吸附,使?LG、 ?SL下降,使S0,铺展能够自发进行; 表面活性剂吸附于固体粒子表面,疏水基靠近固体表面而极性基朝外,提高分散介质(水)对固体粒子的润湿性,从而改进了固体粒子在水中的分散作用。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 ③防止凝聚作用 表面活性剂吸附在固一液界面上,会使?SL降低,因而大大降低了表面自由能,减少了它们相互聚结的趋势。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分散剂吸附于固体粒子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粒子再凝聚。其反离子形成扩散双电层,作为保护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于固体粒子表面,亲水链伸向水中,形成一个水化层,成为粒子的保护层,造成粒子凝聚的空间障碍,提高所形成的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 (2)分散剂的结构特点 从保持分散体系稳定性的角度考虑,分散剂的分散性是指它能吸附在固体颗粒表面上,产生足够高的斥力,使颗粒分散开来并保持稳定的性质。对于不同的固体颗粒分散剂的结构要求有所不同。 若固体颗粒表面是非极性,加入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常常可以产生电性斥力,阻止颗粒聚沉。长链的表面活性剂比短链的具有更有效的分散作用。 对于带电的固体颗粒表面,作为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要有这样结构:多个离子基团分布在整个表面活性剂分子上,而疏水基团包含有可极化结构,如含有芳香环或者醚键而不是饱和烃链。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多用途的良好分散剂,它可以用烃链吸附在疏水固体表面上,聚氧乙烯链伸入水中并发生水化,形成较大的空间斥力,而且较厚的水化吸附层可减少颗粒之间的范德华吸力。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 三、表面活性剂的起泡作用 1、泡沫的产生 泡沫是一种由大量气体分散于液体介质中的分散体系,其中气体是分散相,液体是连续相。 泡沫产生的方法: 聚集法: 分散法: 泡沫的产生过程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 2、影响泡沫稳定性的因素 作为气体分散于液体中的体系,泡沫具有非常大的界面,破坏后形成液滴,表面积和表面能将下降,因此,泡沫会自发破裂。泡沫是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体系。 泡沫破坏主要是由于气体通过的液膜进行扩散,液膜中的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及膜中各点的压力不同而导致流动(排液)使液膜变薄引起的。因此,泡沫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排液快慢和液膜强度。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 影响因素 表面张力:降低表面张力,体系能量下降,对于泡沫的形成有利。液体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