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行为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民合作行为研究

农民合作行为研究——苏北P村蔬菜产业协会调查 李义波 朱考金 (南京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摘 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对维护我国农民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民的合作行为却体现出既具有合作倾向又是有限合作的矛盾的两面性,其原因可能与专业合作组织大多由地方政府推动、合作组织自身建设的不足、农村社区契约精神的缺位以及家族联系纽带对合作组织功能的替代等社区性因素相关联,而农民个体性特征对其合作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对农民合作行为的分析,应将其置于具体的独特的“农村社区”中,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社区参与行动来进行考察。 关键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行为;农村社区;农民 The study on peasantry cooperative behavior ------a survey of vegetable industry association in a village in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speci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has great signification of maintenning the profits of peasants in our country.But the peasantry cooperative behavior reflacts both the cooperative tendency and the conflict of the limited cooperation.The reason may be related to these community factors such as the fact that the speci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is mainly impuls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the shortages of the cooperation itself;the lact of contractual spirit in rural community;the substitute of the cooperative oganization’s function by the ligament of family contact,and so on..The peasant’s individual character has no prominent influence on his cooperative behavior.So we should analyse the cooperative behavior under the ground of the idiographic “rural community”,and take it as an regionally participant action. Key word:rural speci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cooperative behavior;rural community;peasant 农民合作组织在提高我国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近几年来,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学术界也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探讨或政策措施方面[1];虽然孙亚范[2]、石敏俊和金少胜[1]等一些学者就农民合作组织的意向以及哪些因素影响其合作意向问题做了一些有成效的分析,但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仍显不够。本文拟通过一个农村社区内400户农户的调查资料,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当前农民的合作行为及影响其合作行为的因素进行探讨。 一、研究设计 1.调查地点社会经济概况 本文选取苏北淮安市X镇P村为调查地点。X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乡镇,蔬菜、花卉和粮食是其三大支柱产业。截止2005年底,全镇人口31917人,耕地面积1976公顷,其中蔬菜种植面积达900 公顷;人均收入3911元,。P村是X镇蔬菜种植最为集中的行政村,2005年P村2607亩耕地中,蔬菜种植面积占90%。 基金项目: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Y200641) 作者简介:李义波(1974—),男,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朱考金(1973—),女,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在职博士。 2.苏北X镇P村蔬菜产业协会发展概况 P村蔬菜产业协会全称“淮安市X镇P村蔬菜产业协会”,成立于2004年5月20日并于当年在民政部门注册。协会下辖种植、加工和销售三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