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手册初稿-EDB.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手册初稿-EDB

第二輯 隋代至明代——教學指引 (頁1) 隋代至明代 一?教學目標 1. 讓學生了解由隋代至明代期間,香港與中國內地的緊密關係。 2. 讓學生認識此段期間香港歷史的特色。 3. 幫助學生建立鄉土感情以及對祖國的認同。 二?節目簡介 本節目分兩集播出,第一集為隋唐時代至宋代,第二集由宋代至明代。 第一集:隋唐時代至宋代 今天香港的原居民,追源溯始,他們的祖先不少都是自中國內地遷移到來,從此可知,香港文化源自中華文化。 自秦朝以來,香港已正式納入中國版圖,但廣東省北部的高山,始終是南北溝通的障礙,阻隔了文化的交流。直至唐代,宰相張九齡令開鑿五嶺之中的大庾嶺,方才大大改善南北的交通往來,使嶺南文化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自此以後,更多中原人士遷移南方,部分更遷至香港地區居住。 隨著嶺南的開發,廣州地位日形重要,屯門——作為廣州的外港,亦因而聞名國內。在唐代許多大文豪的作品中,就常提及屯門。例如,位於屯門的青山禪院內,今天尚遺存一塊刻有「高山第一」的碑文,傳說是由韓愈所題。傳聞未必可信,但亦可以反映在唐代時屯門地位的重要性。 為了讓學生親身體會香港與內地長久往來的關係,攝製隊利用直升機從高空拍攝屯門、后海灣及深圳蛇口一帶景貌,並配合動畫技術,來突顯古代南北交通的路線,學生觀看這一集的內容,不僅可透過直接的視覺接觸,認識這條古代香港與中國內地往來的路線,更可藉觀賞風景感受那份思古情懷。 第二輯 隋代至明代——教學指引 (頁2) 在經濟活動方面,香港曾經是盛產珍珠及海鹽的地方。五代時,建於南方的南漢政權在今日吐露港建有採珠場;到了宋代,更設有鹽官管理香港的海鹽生產。今天,在佛堂門的大廟後面尚留下南宋時的石刻,記述鹽官嚴益彰在佛堂門遊覽的經過。為了讓學生有更深的體會,本節目以話劇的形式,演繹這段令人回味的歷史軼事。 簡括來說,本集內容的重點有: 1. 香港境內的原居民,其先祖多由內地遷移至此。 2. 唐朝宰相張九齡開鑿大庾嶺,加速了南方的開發。 3. 屯門在古代享有重要的地位。 4. 香港與中國內地的交通路線早已建立。 5. 吐露港曾是發展繁盛的採珠業地點。 6. 南宋時,香港的產鹽業頗為興盛。 若以朝代區分,本集可分作三節,分別為: 1. 隋唐時代 2. 五代十國 3. 宋代 第二集:宋代至明代 香港於南宋末年是重要的政治舞台,事緣南宋最後兩位皇帝為蒙古兵所逼,逃難至香港,產生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事蹟。據傳聞及文獻紀錄,今日九龍城的宋王台公園、露明道公園和大澳、伶仃洋等地方都有宋室君臣的足蹟。國危出忠臣,南宋的覆亡遺下了許多忠臣名將的故事,本集內容都會提及,可作為培養學生的品德情操的教材。 宋室君臣逃難香港,其中一個結果是不少伴隨宋室逃亡的人員最後在香港建村定居下來,今日九龍城衙前圍道的慶有餘村就是當時的定居點之一。另外,蒙古人侵宋,戰亂頻仍,為避難而遷至香港的內地移民人數亦越來越多,他們對香港日後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只維持了八十九年就滅亡,國祚短促,但在這段期間,內地仍續有不少大姓族遷來香港,個別大姓族更牽涉何真反元的事件。 第二輯 隋代至明代——教學指引 (頁3) 明朝中葉,江南的經濟蓬勃,連帶香港的經濟也有很大的發展,加上宋元時代遷入多個大姓族,無論人力資源及生產經驗均較從前為高。這時候,香港居民多從事捕魚、煮鹽、燒灰及種植香木等工作。 到十六世紀,西方國家開始向外擴張,葡萄牙人是較早到來東方的國家。他們在當時的屯門、大嶼山一帶建起營寨,侵略沿海居民,殺人奪物。為了保家衛國,中國海軍曾在今日大嶼山茜草灣海面與葡萄牙人激烈海戰。在軍器落後的情況下,中國海軍仍奮勇作戰,擊敗了侵略者。數百年後的今天,學生再到這個古戰場,大可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發思古之幽情,那感覺是奇妙的。 簡括來說,本集內容的重點有: 1. 南宋最後兩位幼主曾經逃難到香港。今日的宋王台公園、露明道公園、大澳及伶仃洋等地方都與這一段歷史有關。 2. 隨同宋帝到來香港的人員,不少留居香港。 3. 元代,香港境內的村民曾參加何真反元的活動。 4. 明代,中國海軍在茜草灣擊敗了葡萄牙侵略者。 若以時代區分,本集可分作三節,分別為: 1. 宋代 2. 元代 3. 明代 三?教學要點 1. 香港許多居民的先祖是由內地遷移到來的。 2. 唐朝宰相張九齡令開鑿大庾嶺,加速了嶺南以至香港的發展。 3. 屯門在唐代是重要的軍港,具有相當重要地位。 4. 採珠、燒灰和煮鹽都是古時香港的重要生產活動。 5. 佛堂門大廟後面的南宋石刻是在香港最早發現的石刻碑文,甚具歷史價值。 6. 南宋末年宋室兩位幼主曾逃難到香港。香港有幾處遺蹟都與這一段歷史有關。 7. 明朝海軍曾在大嶼山茜草灣與葡萄牙人打了一場海戰,是中國海軍還擊西方侵略者的第一仗。 第二輯 隋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