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襄阳九中“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教师用书选修41.3
徐光启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讲究排灌水利建设。他利用各种机会,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他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泰西水法》等。其中,《农政全书》分类引录了古代有关农事的文献和明朝当时的文献;是“杂采众家”又“兼出独见”的著作。 ——以上材料摘编自《徐光启传》和《徐光启评传》 (1)根据相关材料,简要说明徐光启献身科学事业的动力。 (2)结合材料二,分析徐光启取得科学成就的主要途径,并简要评价徐光启的科学精神。 【解析】第(1)题从材料“他希望能够利用科学技术帮助国家富强起来,使天下的黎民过上‘丰衣食,绝饥寒’的安定富裕的生活”“深知当时流行的陆王心学,实为误国害民。徐光启走上了积极主张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道路”“徐光启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等总结。第(2)题第一问据材料“徐光启请求利玛窦传授西方的科学知识”“吸收《九章算术》、高次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农政全书》……是‘杂采众家’又‘兼出独见’的著作”阐述;第二问结合上述问题和材料从徐光启治学目的和治学方法上评价其科学精神。 答案:(1)实现国富民强的社会责任感;针对陆王心学的弊端,讲究经世致用。 (2)途径:继承古代科技成就的精华;借鉴外来科学技术;注重科学实践和科技创新。 评价:徐光启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为己任发展科技,倡导经世致用,是难能可贵的;徐光启注重在实验的同时,学习借鉴前人和外来的科技成果,这种方法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国外还有一些人和报刊公开宣称:“中国能开凿关沟段(注:从南口到岔道城之间的路线)之工程师尚未诞生于世!”“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要过五十年才能实现!”……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光绪六年(1880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讹骇”,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 材料三 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他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兴建铁路所面临的处境。 (2)詹天佑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3)上述材料表明“中国铁路之父”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国能开凿关沟段之工程师尚未诞生于世”“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要过五十年才能实现”“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和所学知识总结。第(2)题,据材料“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等概括。第(3)题根据材料“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等分析。 答案:(1)帝国主义极力争夺铁路修筑权,压制中国自主铁路建设;大多数中国人对铁路的认识落后、愚昧是阻碍中国铁路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落后、科学技术落后、科技人才不足也制约铁路建设,中国的铁路建设发展很缓慢。 (2)詹天佑主持建成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3)爱国;正义感和责任感。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贫油。” 材料二 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 (1)材料二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前景的背景是什么? (2)李四光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观点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一,联系材料二,概括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可结合新中国石油工业状况和当时新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分析。第(2)题第一问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二问要结合新中国石油工业的重大成就来分析。第(3)题据材料“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说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考语文名师指导专题突破专题四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ppt
- 2015届高三数学(文)总复习10.5几何概型.ppt
- 2015学年高一语文4.16孔雀东南飞(必修1).ppt
- 2015届高三数学(文)总复习10.7用样本估计总体.ppt
- 2015届高三数学(文)总复习10.8线性回归分析与统计案例.ppt
- 2015届高三数学(文)总复习2.1函数及其表示.ppt
- 2015届高三数学(文)总复习3.1变化率与导数.ppt
- 2015届高三数学(文)总复习4.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诱导公式.ppt
- 2015届高三数学(文)总复习4.4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ppt
- 2015届高三数学(文)总复习5.1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ppt
- 湖北省襄阳九中“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教师用书选修42.1.ppt
- 湖北省襄阳九中“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教师用书选修42.3.ppt
- 湖北省襄阳九中“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教师用书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版必修1).ppt
- 湖北省襄阳九中“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教师用书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新人教版必修1).ppt
- 湖北省襄阳九中“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教师用书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人教版必修2).ppt
- 湖北省襄阳九中“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教师用书第五课文化创新(新人教版必修3).ppt
- 湖北省襄阳九中“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教师用书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新人教版必修1).ppt
- 湖北省襄阳九中“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教师用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ppt
- 湖北省襄阳九中“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教师用书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新人教版必修1).ppt
- 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选修二.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