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王羲之《兰亭集序》 【背景介绍】 王羲之(303—361)是东晋著名文士,为人率直、洒脱。他虽出身高门,却淡薄宦情,好隐居,与清谈名士交游,以山水吟咏为乐。 作品介绍: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其文、其书,皆使得兰亭之会在后世享有盛名。此序的前半部,记述这次盛会概况,写山川之美,饮酒吟咏之乐,后半部则由眼前之乐想到人生之短促,以感慨作结,令人遐思无限,有《王羲之集》。 【选文】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録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或以潘岳金谷诗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闻而甚喜。 【导读】 1.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是为了什么集会而作? 兰亭聚会,时在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这个节日,有祓禊风俗,即临水而祭,祓除不祥。文人雅士的聚会,酌酒赋诗便是风流雅韵。 中国人的诗情、文情,一直滋养于自然山水之中。但直到了晋人,才能以如此活泼的心灵,与自然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说晋以前的人,于自然乃是登高以观、临水自照,亲近之中有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敬重,晋人却是要在这山中吟啸,吟出山的回声来,要在这水中流觞,水边赋诗,这山这水,便成为人格的写照。 2.这篇作品表现了王羲之怎样的情怀? 兰亭之会中,王羲之有《兰亭》之诗,正好引来作注脚: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寥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寓目理自陈’,这理不是机械的陈腐的理,乃是活泼泼的宇宙生机中所含至深的理。 王羲之另有两句诗云:‘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静照’是一切艺术及审美生活的起点。这里,哲学彻悟的生活和审美生活,源头上是一致的。 晋人的文学艺术,都浸润着这新鲜活泼的‘静照在忘求’和‘适我无非新’的哲学精神”。 玄理的辩论涤荡了晋人的心灵,催生出一种宇宙深情来。晋人看这天地间万物,无不盛大,无不美好,总是一番繁华的好意。而传对山水,是“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 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是那样的好,乃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荡漾。 3.从这篇序文中,王羲之表达了怎样生命 观? 晋人的深情是,花苞原本就要开放的,枯叶原本就要凋零的。晋人见着花的忽然绽放,也总有一番轩豁的喜乐,见着了叶的悠然去条,也有一场绵远的嗟叹。 哀乐过人,便由此思考生死大义,古人虽也每有论及,而晋人的乐生哀死,却更有一种哲思的清俊、宇宙的深情。 序文的最后,将此次曲水流觞所赋之诗,集录为《兰亭集》之缘由。死生亦大,既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何悲之大也。然虽世殊时异,生死则同,读之兴感,千百年之后,读之令人沉思。 【知识链接】 1.兰亭之会。 聚会的起因,源于“修禊”这一习俗。古人于三月上旬巳日,流水洗濯,祓除不祥。后来发展为暮春之初,在水边宴饮嬉游,祓除不祥的意义反而退居其次,兰亭之会正是如此。 此次聚会,名流荟萃,规模宏大,与会者多达四十馀人。聚会的目的主要是欣赏山水,饮酒赋诗。此次聚会,王羲之、谢安、孙绰等11人成四、五言诗各一首;郗昙等15人各成诗一首;谢瑰、卞迪等16人诗不成,罚酒三巨觥。共成诗37首,编为《兰亭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语言严密性.doc VIP
- 高压配电柜日常维护保养方案.docx VIP
- 国考物理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强制氧化-尿素还原法(FO-UR)烟气脱硝成套技术.doc VIP
- 2024年江苏赛区复赛“扬子石化杯”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招标代理服务技术方案104页.docx
- 政府采购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服务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信息模型(BIM)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公司法中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性质界定与归责原则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