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节日特刊策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潇湘晨报节日特刊策划

《潇湘晨报》节日特刊策划——《中国·七夕》 杂志名 本杂志是潇湘晨报社在中国传统节日那天特别策划的期刊,杂志总名叫《中国·节日》。这个名字简单大气,很容易识别。在不同的节日,杂志的名会冠以不同的节日名。在七夕节来临之际,本社隆重推出《中国·七夕》,此刊为本社基于《潇湘晨报》创刊之作。刊名设计图如下: 杂志形式: 1、形式:本杂志是在中国传统节日的当天,以副刊的形式出现。 2、包装:杂志用透明包装袋密封。 3、开本:787mm×1092mm 1/32 4、定价:与《潇湘晨报》一起售价5元整 5、页数:120P,其中彩页40P,黑白页80P 6、字体:标题随文章的内容灵活改变,正文为宋体 7、字号:标题为三号字体,正文为五号字体 8、封面:色彩以喜庆的颜色为主,封面图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图 9、目录:彩印,具有一定的设计元素 10、刊物标志: 11、问世时间:2013年农历七月初七 12、插图:插图力求与文章的风格一致、与封面的风格一致,也可以征求原创插图 13、本杂志一期专注于一个节日,主要以说故事的形式,深入浅出的剖析我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发展及关于节日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三、 杂志宗旨 本杂志秉承“读者是上帝”的核心理念。在西方文化逐渐大张旗鼓的占据当代人的思想,西方的生活方式也在我国越来越备受推崇,在我国流行的西方节日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新生代的青少年们,渐渐淡忘了中国传统节日,有的节日人们甚至完全不知晓。所以,让公众知晓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保护我国传统节日的一种重要举措,而这种重任除了学校可以承担外,作为影响巨大的传媒机构更应该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而鞠躬尽瘁。本杂志的宗旨是以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为契机,让读者深刻的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力求达到让读者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的目的。 杂志内容: 杂志内容包括卷首语、栏目设计、专题策划、编者心语四大板块: 卷首语 创刊寄语 《潇湘晨报》及节日副刊《中国·节日》的承办单位潇湘晨报系建设有多介质的现代品牌报系和综合传播平台,目前拥有包括 2报、12刊、1网、1框架、1手机报、1数字报在内的传媒序列,以及影响力资源产品化序列。因应市场变化、技术进步,谋求覆盖通道、传播高点,创新业态,培植品牌,传承光大媒体的责任、使命和梦想【七】色云彩漫天开 【夕】照余辉踏浪来 【情】怀依旧景物改 【人】在天涯心何在 【节】竹摇响相思曲 【祝】福随风任飘絮 【福】寿安康求天庇 【有】缘自然他乡遇 【情】到深处无怨尤 【人】事沧桑却何求 【终】老一世随性修 【成】败到头且自由 【眷】恋往事已烟云 【属】意何处但任恁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守候星空盼星雨,数落星辰许星愿。星空星雨落千粒,星辰星愿现千回。遥祝远朋行安至,笑柔挚心有相知。 你是牛郎,我是织女;你去做饭,我来淘米;你去耕田,我来拉犁;愿为树枝,在天连理;愿做鸳鸯,水中嬉戏,无忧无虑,只为有你!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