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龚维义与衰老做斗争-合肥心理咨询师协会
据悉日本的末期患者绝大多数均会进入缓和医疗(有报告显示这一数字可达99%以上)。 * 与衰老做斗争 ——让老人安度幸福晚年 主讲:龚维义 安徽省名老中医 主任医师 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合肥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名誉会长 合肥市公安局民警心理健康顾问 目 录 一、生命的时限 二、悠闲地老去 三、与死亡和解 一、生命的时限 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有时限,人类生命的时限称之为寿命,以年为计,故又称为年龄。 人的年龄随着评价依据不同而不同。除生卒年龄是绝对不可改变以外,其他年龄都是可变的。 年龄名称 可变性 自然年龄 卒年生年 不可变 生理年龄 器官功能状态 可改变 心理年龄 精神心理状态 可改变 社会年龄 社会评价 可改变 运动年龄 运动、劳动程度 可改变 性年龄 性欲望、性能力 可改变 评价依据 人类寿命的变化 年代 全世界人均寿 年代 中国人均寿命 石器 19 北京人 15 青铜器 21.5 夏商 18 1500-- 27.5 周秦 20 1600-- 29 东汉 22 1700-- 28.5 唐 27 1801-1890 35.6 宋 30 1891-1900 40.6 清 33 1901-1910 44.8 1924-1926 56 1932-1936 59.8 民国 47 1946-1949 67.7 1957 57 1970-1980 77.3 1970 69 1981-1992 77.8 1981 68 1985 68.97 2001 70.39 生命的时限 近代人类的寿命增长迅速 生命的时限 部分国家人均寿命 国家 男性 女性 人均 日本 79 86 82 加拿大 78 83 80 法国 76 83 80 德国 76 82 79 英国 76 81 79 美国 75 80 78 韩国 73 80 77 中国 70 74 72 俄罗斯 59 72 65 “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灵素·天年篇》 “人之寿百岁而死” ——《灵素·天年篇》 “人之大限,以百二十为限” ——《老子》 人究竟能活多大 中国古代对寿命长度的认识在100~120岁 生命的时限 人类自然寿命在百岁以上是确切无疑的。 ——德国长寿医学研究中心 迪特·普罗格教授 人究竟能活多大 生命的时限 巴金 作家 100 马寅初 北大校长 102 张学良 三军副司令、上将 102 宋美龄 蒋介石夫人 106 吕正操 开国上将 106 中国当代百岁名人 生命的时限 WHO 年龄段 名称 18—44 青年期 45—59 中年期 60—74 年轻老人 75—89 老年期 90— 长寿老人 中国 18—44 青年期 45—59 中年期 60—89 老年期 90— 长寿期 老年人年龄段的划分 生命的时限 秦始皇入海求仙处 人不可能活一万岁,更不可能长生不老 生命的时限 二、悠闲地老去 从中年期到老年期的生命过程,并不只有衰老、疾病和死亡等生命危机过程,而是一个有得有失,得失共存,充满挑战、机遇、悠闲快乐的发展过程。 医护人员,在面对自己、亲人和病痛衰老的人们时,不要总是用消极的目光看待,而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以便大家在生命行将终结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轻松自在和满意感。 老年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去的发展心理学侧重于青少年,对老年心理学的研究甚少。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全面展开。 悠闲地老去 悠闲地老去 老年人心理健康五要诀 一要服老; 二要不畏老; 三要会遗忘; 四要伴友乐; 五要慢松闲。 悠闲地老去 悠闲地老去 不为自己设限 悠闲地老去 三要会遗忘 1、忘掉年龄:古人云,“人不思老,老将不至”。年龄有日历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的不同计算方法。 2、忘掉怨恨:伤害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记住让自己不天心的人和事,你怀念客观存在一次,它就可以伤害你一次。 悠闲地老去 四要伴友乐 悠闲地老去 五要慢松闲 慢生活运动 1989年,意大利饮食评论家卡罗·皮荻尼呼吁“即使在最忙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享受家里的美食”,并 倡议通过了《慢餐宣言》,“慢餐国际组织”应运而生。从此“慢生活运动”在欧洲一发不可收拾。 悠闲地老去 放慢语速,让温柔细语萦绕耳际; 放慢咀嚼,让食物的香甜在口中久留; 放慢脚步,让路边的美景映入眼帘; 放慢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