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5
14.安塞腰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设想:
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形象的直接的感受。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角色。
2.这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对这样的文章,先指导学生朗读,从诵读中体会它的气势,实现整体感悟。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章的内容美、形式美,通过讨论,揣摩句子含义,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整个过程以“朗读”一线贯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凸现学生主体精神,力避教师烦琐讲解,突出新课程理念。
教学准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承载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信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演绎着一曲生命和力量的赞歌!
欣赏腰鼓表演的片段,感受它的恢弘气势和铿锵激越。
看美景——(通过播放安塞腰鼓录像,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
请学生谈一谈观感,可以从声响、画面等方面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美文——
1.教师范读课文。
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可通过读来悟出。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并多让学生朗读。
2.请根据文中描述,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
好一个的安塞腰鼓!(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
3.“好一个的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几次?他反复出现在文中的四个地方,自己读读。感觉一样吗?为什么?
4.仔细读这一部分的内容,找出每一次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时,“好”在哪儿?
5.个人自主学习后,进行交流:
(1)交流第一个“好”:好体现在火热的舞蹈场面。(出示相关文字)哪些词句在激情地燃烧?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比喻、排比的气势,体会到用词的精彩。
(2)交流第一个“好”:好体现在鼓声的巨大力量。(出示相关文字)哪些词给你强烈的震撼?点出“隆隆、隆隆、隆隆”,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激情。
(3)交流第一个“好”:好体现在茂腾腾的后生上。(出示相关文字)这是怎样的后生?面对这一群西北汉子,带给你怎样的搏击?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句,体会生命的存在和强盛。
(4)交流第一个“好”:好体现在变幻的舞姿上。(出示相关文字)加强朗读,体会情感的澎湃。
6.整篇文章极富震撼力,文章中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连一个高潮,大家从中体味到了什么?
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全文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
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三、朗读赏析探究
赏美图,配佳句——为了让大家对被誉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再来看几组特写照片。看后请各小组用课文中的文句与之相配并高声朗读。
对学生即时找出的句子进行简析,为下面环节作铺垫。
比如:对排比句进行总结,说出对句子的理解。
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
①鸡啼预示天明,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
②这是以声衬静,用鸡啼反衬火烈的鼓声停止后大地的寂静。
说美点,品美韵——这篇文章美吗?美在哪里?
语言美: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交错出现,连用许多。
思想美:1、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学生可从自然环境、经济文化、人的思想境界等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亦可结合江南音乐《姑苏行》谈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作者在歌颂这种阳刚之美的同时歌颂黄土高原,这正是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
2.文中“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是什么含义?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厚实的精神文化土壤,也是他风雨变迁的见证,同学们可以从黄土高原的地域特点和社会历史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3.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在今天,西北好像落伍了。但那里的人民并没有因生活的贫困和环境的封闭而丧失希望,生命的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这里的人们,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秋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2课《我的“小问号”》教案1.docx
- 2017秋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3课《看一看》教案1.doc
- 2017秋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3课《看一看》教案.doc
- 2017秋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6课《闻一闻 尝一尝》教案.doc
- 2017秋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7课《玩磁铁》教案.docx
- 2017秋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8课《玩彩泥》教案1.doc
- 2017秋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7课《玩磁铁》教案1.doc
- 2017秋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2课《我的“小问号”》教案.doc
- 2017秋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4课《听一听》教案1.doc
- 2017秋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9课《玩小车》教案.doc
- 2017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doc
- 2017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7.doc
- 2017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9.doc
- 2017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1.doc
- 2017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8.doc
- 2017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1.doc
- 2017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3.doc
- 2017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4.doc
- 2017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2.doc
- 2017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导学案1.doc
最近下载
-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单招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5读书心得:屏幕时代如何重塑孩子的自控力.docx VIP
- 中国艰难梭菌感染诊断、治疗与预防指南(2024)详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第14课《我们都是中国人》第2课时 这是我国的标志 教案设计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 湘少版四年级上册、下册的英语单词默写表.pdf VIP
- GBT 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 第1部分:一般指南.pdf VIP
- 煤炭掺配合同范本.docx VIP
- 汽车整体认识(汽车发展史)-精.ppt VIP
-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VIP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应用题练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