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单元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测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单元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测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单元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测试题(解析版)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练习) 1.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 互联网 B. 轮船航运业 C. 电报业 D. 大众报业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价格同步变动”,说明福建茶叶收购价的信息很快能够传到上海,这一局面在当时只有通过电报能够实现,故C项正确;当时互联网还没有产生,故A项错误;B项中的轮船速度比较慢;D项中的报纸速度也比较慢。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现代通讯事业 2.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A. 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南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 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C. 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 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租界的交通规则并不是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的,而是由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制定的,A错误;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的产物,20世纪初才出现在中国,排除B;从材料中的靠左行走可以看出,公共租界的交通规则主要是按照西方的规则,并没有体现出东西合璧,排除C;从材料可以看出,出现了有秩序的交通说明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故选D。 3. 据新华社2013年12月1日报,今天上午9时51分,高铁G420次从天津西站缓缓始发,开往秦皇岛,津秦高铁宣告正式通车。其正式通车,意味着东北高铁网正式联入全国高铁网,将大幅缩短旅客往来华南、华东与东北间的旅行时间。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B. 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衰 C. 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 D. 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具体考查交通工具(火车)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C三项表述客观,均是交通工具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正确。而D项“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不符合史实,是“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综上,本题答案选D。 考点: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物质生活的变化·交通工具及其影响 4. 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 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B. 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C.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车的出现使各阶层人平等的同坐火车,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等级秩序,社会关系出现了变化,故D正确;A项说造成社会秩序混乱,明显和材料不符,故排除;BC项材料并未体现,故排除。 5.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 电报业 B. 大众报业 C. 铁路交通业 D. 轮船航运业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这里要注意题目中在1884年时,强调福建和上海价格的同步变动,当时最为迅捷的交通通讯工具应该是电报,其它B、C、D项传播或传送的速度相对要慢,故答案为A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电报 6. 有人这样改编李清照的词:红藕香留在深秋,夫妻相思,无眠不愁。锦书不自云中来,轻敲键盘,意在心留。花未飘零水常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可视电话人相看,喜上眉头,甜在心头。这说明 A.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B. 信息时代疏远了人们的感情 C. 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D. 人们越来越受制于现代科技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轻敲键盘,意在心留。花未飘零水常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可视电话人相看,喜上眉头,甜在心头”中可以看出了现代通讯方式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材料“可视电话人相看,喜上眉头,甜在心头”体现了B项是错误的;D项是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影响 7.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这表明上海 A. 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