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卷版).doc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卷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卷版)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 某一时期后,江西产茶区域进一步扩大,主要集中在环鄱阳湖地区。安义县“茶叶昔无近有,皎源西山最盛”,有位外国人在看到玉山、河口一带满山遍野的茶树时称:“这里上万英亩的土地都种着茶叶,而且大部分土地是最近几年内开垦和栽种的”。修水县全县种茶殆及乡村,农民80%-90%以此为业。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2. 在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沿海沿江城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移民潮”。中国人口出现了由农村向城市、由内地向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迁徙的趋势。沿海与沿江城市呈现人口上升趋势,而内地传统城市则呈现人口下降的趋势。这主要反映了 A. 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B. 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C. 中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逐步体现 D. 自然经济日趋解体 3.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 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 C. 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 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4.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 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 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 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 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上述材料反映出 A. 民用企业起到了一定的分洋利作用 B.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C. 19世纪末外商企业逐渐退出了中国 D. 李鸿章是民族资产阶级杰出代表 6. 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 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服饰习惯 C.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7. 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以救国,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其标志是 A. 洋务运动 B.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C. 外国在华设厂 D. 维新变法 8. 创作于1928年的《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歌曲反映了当时 A. 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 B. 外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占领中国市场 C. 封建剥削严重,贫富现象悬殊 D. 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9.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 A. 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B. 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C. 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 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0. 李鸿章在对《开平矿务局招商章程》的批示中指出:在用人上,“各厂司事人等,应于商股内选充,不得引用私人”;在财务上,“煤铁钱银出入,即派司事随时登注流水簿,每月一结,每年总结。”这一批示表明洋务运动 ①.生产经营不计较成本 ②.开近代中国机器生产的先河 ③.采用近代方式管理企业 ④.通过官商合股兴办军事工业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11. 下表是近代中国棉花及棉纺织品产销状况(单元:万担)。表中数据变化反映了中国 棉花产量 棉花国内销售商品量 棉花出口 进口外国棉花 进口棉纺织品(折合棉花) 1840年 802 211 0 50 5 1894年 832 200 76 4 218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棉花商品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C. 民族工业已经产生 D. 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2. 下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3. 郑观应在《商务叹》中写道:“轮船招商开平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