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西安西工大附中分校2017-2018学年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7-2018语文中考模拟试题(有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气氛(fēn) 贮蓄(zhù) 祈祷(qǐ )
B.琐屑(xiè) 执拗(niù) 粗犷(guǎng) 悄无声息(qiǎo)
C.胆怯(qiè) 迸发(bèng) 深邃(suì) 相形见拙(chù)
D.襁褓(qiáng) 忌妒(jí) 喧嚣(xiāo) 吹毛求疵(cī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铤而走险 穿流不息 再接再厉 未雨绸缪
B.莫名其妙 变本加厉 哑雀无声茅塞顿开矫揉造作子曰:“岁寒,。”(《子罕》)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吟鞭东指即天涯。, 2012年6月9日
地球的内热
董朝林
①地球正在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人类约束自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当忽视地球内热这一因素。
②地球的地质构成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是地球最表面的构造层,约占地球体积的0.8%。构成地壳的岩石是自然形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构成了地壳及其以下的固体部分。地壳之下的地幔是巨厚的硅酸盐圈层,约占地球体积的82%。地幔内部有大规模的物质对流。这一对流会驱动地壳的板块运动。那么,这种对流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是因为地球的内热,这种热量一般被认为是由于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引起的。地球内热的秘密就隐藏在地球的地核处。地核是一个高温高压的世界。
③地球内部聚集的能量有时候会释放到外部。火山爆发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方式。火山爆发的时候,会从地下喷涌出各种气体和炽热的岩浆。这些岩浆把热量从地球内部转移到地球的表面。通过传导和对流扩散等方式,地热会向地球表面传递,在这种传递过程中,会出现矿物相转变、地幔对流、岩浆喷发等地质现象。我们很容易想到,如果在某个地质时期,有大体量的地热从地下传递到地表,那么,地球是不是也会变热呢?
④火山、温泉以及成矿热流体都表明地热是客观存在的。全球的地热分布非常不均匀,这与地球板块构造位置密切相关。不同地区、不同深度的温度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会造成地壳的不规则运动,当地壳的板块发生碰撞和挤压的时候,地壳下面的岩浆就可能冲出地壳,造成火山爆发。
⑤我们所能见到的火山只是大陆上的火山,还有更多的火山在海底。海底火山起初只是沿洋底裂谷溢出的熔岩流,它在到达海面之前就被海水冷却,逐渐向上增高,形成海底火山。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会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随时间迁移,地幔对流将火山岛缓缓地从大洋中脊向两侧推开,同时火山岛的年龄从大洋中脊向外逐渐变老。这一地质过程就是海底扩张。
⑥20世纪50年代,地球物理学家爱德华·布拉德发明了一种热流探针。这种探针可以下到海底,穿入海底层测量温度梯度。这种探针测量的结果令人吃惊,通过太平洋海底地壳,由地球内部释放的热流比预期值高10倍。而大洋中脊的热流值更高,海沟处则比正常值低。这个测量结果表明,热流应是从大洋中脊上升,在海沟处下降。我们可以推测,如果大洋海底的火山活动异常,在某时期内释放了巨大热量,那么,就会对地球气候造成巨大影响。2007年初,日本研究者使用海洋探测机器人,在印度洋海底发现了世界最大的熔岩平原。研究者们发现了因海岭扩张而形成的裂痕,据此推测,从数万年前开始,黏稠度较低的岩浆大量从海岭的裂痕中喷涌而出,最终形成了巨大的海底熔岩平原。我们不难想象,在这一地质过程中,伴随着海底熔岩的涌出,海水温度也会升高,进而会影响大气环境。近年来,多次影响我们的厄尔尼诺现象,就是洋流水温反常升高造成的很多气候反常的现象。
8.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2分)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地球内热所产生的地幔内部的物质对流会驱动地壳运动。
B. 除了火山爆发之外,地球还有其他多种释放能量的方式。
C. 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的年龄由外向中脊逐渐变老。
D. 热流探针测量的结果显示大洋中脊的热流值高于海沟处。
10.文章有两处运用了设问的方法,请分别说明其作用。(4分)
第一处:
第二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英语中考复习写作课-Introducing a place .jsp.ppt
-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第六单元第24课 李商隐《无题》获奖课件(共15张PPT).ppt
- 语法专题九 动词的时态.ppt
- 语法专题七 连词和状语从句.ppt
- 语法专题十 动词的语态.ppt
- 语法专题八 动词的分类.ppt
- 语文版七年级下(2016版)第四单元13课《苏州园林》教学课件 (共25张PPT).ppt
- 语法专题六 介词.ppt
- 语法专题三 代 词.ppt
- 语法专题二 冠 词.ppt
- 陕西西安西工大附中分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初二月考语文试题.doc
- 难点2.5 数列的通项、求和与不等式的证明(教学案)-备战2018高考高三二轮数学一本过精品(浙江版)(原卷版).doc
- 陕西省宝鸡市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数学(理)试题(图片版,答案不全).doc
- 难点2.5 数列的通项、求和与不等式的证明(测试卷)-备战2018高考高三二轮数学一本过精品(浙江版)(原卷版).doc
- 陕西省宝鸡市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生物试题(图片版).doc
- 陕西省宝鸡市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化学试题(图片版).doc
- 难点2.7 立体几何中的空间角(教学案)-备战2018高考高三二轮数学一本过精品(浙江版)(原卷版).doc
- 难点2.5 数列的通项、求和与不等式的证明(教学案)-备战2018高考高三二轮数学一本过精品(浙江版)(解析版).doc
- 难点2.7 立体几何中的空间角(测试卷)-备战2018高考高三二轮数学一本过精品(浙江版)(原卷版).doc
- 陕西省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数学中考说明解读分析及对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