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尉缭》与杂家《尉缭》关系新探.doc

兵家《尉缭》与杂家《尉缭》关系新探.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兵家《尉缭》与杂家《尉缭》关系新探

兵家《尉缭》与杂家《尉缭》关系新探 第26卷第4期 2006年O8月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HuanggangNormalUniversity Vo1.26No.4 Aug.2006 兵家《尉缭》与杂家《尉缭》关系新探 李桂生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兵家《尉缭》与杂家《尉缭》的关系,学界多有探讨,但是观点仍值得商榷.本文认为,《汉志》着 录的杂家lt;尉缭》与兵家lt;尉缭》同源于战国古本兵家lt;尉缭》,战国古本兵家《尉缭》成书之后,在秦汉的流传 中,经过增益补充,形成了杂家与兵家两种本子,这两种本子的共同之处就是保留了战国古本兵家《尉缭》的 基本内容.在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中,兵家《尉缭》亡失,杂家《尉缭》存世,这就是《隋志》,《唐志》着录的 杂家lt;尉缭子》五卷,六卷.宋神宗元丰年问lt;武经七书》本lt;尉缭》删去了杂家的内容,保留和突出了兵家内 容,此后之目录着作均把lt;尉缭》着录在兵家类,今本lt;尉缭》由此定型. 关键词:兵家;杂家;lt;尉缭子》;文献;关系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078(2006)044)066-04 《尉缭子》最早见于着录是在《汉书?艺文 志》,杂家类着作中有《尉缭》二十九篇,班固自注 云:”六国时.”【1](p1740)唐颜师古注日:”尉,姓;缭, 名也.音了,又音聊.刘向别录云:’缭为商君 学.”‘[1](p1742)兵形势家类着作中有《尉缭》三十一 篇.这两种《尉缭》不仅家派有别,而且篇数各 异.今本《尉缭子》究竟是杂家《尉缭》,还是兵家 《尉缭》,学界多有讨论,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梳理出六种观点: (一)杂家《尉缭》与兵家《尉缭》是同一部书.班 固的《汉志》既把它着录在杂家,又着录在兵家, 用的是”互着法”.[2](p157)(二)杂家《尉缭》与兵家 《尉缭》内容基本相同,班固误以为两部书,而分 别着录在杂家与兵家,从而产生混乱,使后人以为 真的是不同的两部书】(p28).(三)兵家《尉 缭》与杂家《尉缭》是书名相同而内容不同的两部 书,杂家《尉缭》已经亡失,今本《尉缭》就是兵家 《尉缭》J(p60.(四)兵家《尉缭》在隋以前就 已亡失,今本《尉缭》当是原杂家《尉缭》,《武经七 书》本《尉缭》正是隋唐时的杂家《尉 缭》】(.(五)杂家《尉缭》与兵家《尉缭》是 不同的两部书,今本《尉缭子》是原杂家《尉缭》和 兵家《尉缭》两个残本合编而成的一部古代兵书, 前十二篇基本属于原杂家《尉缭》的内容,后十二 篇为原兵家《尉缭》的内容】(p45).(六)《尉缭 子》并非一部完整的专着,而是由尉缭或其弟子 在不同时期写成或追论的几十篇作品的合编.最 初大约共有六十篇,其中二十九篇的内容杂取了 其他学派的观点,具有杂家的色彩,到了汉代就被 刘歆,班固列在了杂家类;另外三十一篇类似军 令,军制的作品,就被任宏,班固等列在兵形势家 类.东汉以后,杂家《尉缭》与兵家《尉缭》逐渐散 失,剩余部分合成今本二十四篇.7I(“ 以上六种观点各有其立论的根据,但是又各 收稿日期:2006-0418 作者简介:李桂生(1967一),男,江西宁都人,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 基金项目:黄冈师范学院博士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06cd131. 第4期李桂生:兵家《尉缭》与杂家《尉缭》关系新探 有疏漏,值得商榷.第一种观点仅仅以”互着法” 来解释班固把《尉缭》既着录在杂家,又着录在兵 家,实际上并不正确.所谓互着法,就是目录学中 的一书两载法,也就是说同一部书如果涉及到两 类或两类以上图书性质,则同时着录在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图书类别中.但通观《汉书?艺文志》, 班固并不重复着录同一文献,比如在兵家类,班固 说:”凡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 卷.”并自注云:”省十家二百七十一篇重,入《楚 鞠》一家二十五篇,出《司属法》百五十五篇,入褴 也.”~1](p1762)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根据刘歆 的《七略》而来的,这说明刘歆的《七略》在着录文 献时原本是有重复的,而班固对某些重复的着录 省去了,并且对个别文献的归类作了调整.比如 在兵家类原本没有《楚鞠》二十五篇,班固把它着 录在内.再比如,《司马法》原本在兵家类,班固 把它归入《六艺略》的礼类.从《汉书?艺文志》 着录的情况来看,虽然有在不同图书类别中着录 书名相同或相近的文献的情况,比如兵家类有 《李子》十篇,法家类有《李子》三十二篇;兵家类 有《公孙鞅》二十七篇,法家类有《商君》二十九 篇;兵家类有《吴起》四十八篇,杂家类有《吴子》 一 篇.但是,这些着作仍然是不同的书(即使在 内容上有部分相同或相似之处,也不能认为是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