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汉语课件 古书的注解.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课件 古书的注解

十八 古书的注解 5、旧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如: 既见君子,不我遐(xiá,疏远)弃。《诗经·周南·汝坟》)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不我遐弃’者,犹云‘不遐弃我’也。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 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 ·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 ·郭璞:《尔雅注》 ·郭象:《庄子注》 ·裴松之:奉诏注《三国志》 ·裴骃:裴松之之子。《史记集解》 1、陈奂的《毛诗传疏》 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 刘文淇的《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刘宝楠的《论语正义》 焦循的《孟子正义》 王先谦的《庄子集解》,《荀子集解》、《汉书补注》 郭庆藩的《庄子集释》 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 孙诒让的《周礼正义》、《墨子间诂》 2、王念孙的《读书杂志》 王引之的《经义述闻》 俞樾的《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 3、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隋唐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郝懿行的《尔雅义疏》 邵晋涵的《尔雅正义》 王先谦的《释名疏证补》 戴震的《方言疏证》 王念孙的《广雅疏证》 三、旧注的体例 注的本义是灌注。 1、诂、训 唐孔颖达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诗·周南·关睢·训诂传第一》)。 清马瑞辰认为:“单词则为诂,重言则为训。诂第就其字之义旨而证明之,训则兼其言之比兴而训道之,此诂与训之辨也。” 2、传 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 《论衡·正说》:“圣人作其经,贤者作其传。” 《汉书·古今人表》“传曰……”注:“师古曰:传谓解说经义者也。” 《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称“春秋三传”。 西汉毛亨注《诗经》之书称作《毛诗诂训传》 朱熹《诗集传》 3、笺 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 《郑笺》 4、章句?? 章句是离章辨句(离,分析)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 刘师培《国语发微》说:“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章句者也。” 如东汉赵歧《孟子章句·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以利吾国乎?” 父也。孟子去齐,老而至魏,故王尊礼之。曰:‘父不远千里之路而来至此,亦将有可以为寡人兴利除害者乎?’” 5、疏? ?疏即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 疏的注释特点是不但对古书原文进行注解,同时对前人所作的注解也进行注释。是一种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注释。 尚书? ?汉孔安国传? ?唐孔颖达正义 周易?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 ?唐孔颖达正义 诗经? ?汉毛亨传? ?郑玄笺? ?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 ?汉郑玄注? ? 唐贾公彦疏 仪礼? ?汉郑玄注? ? 唐贾公彦疏 礼记? ? 汉郑玄注? ???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 ? 晋杜预注? ? 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公羊传? ?汉何休注? ? 唐徐彦疏 春秋穀梁传? ?晋范宁注? ? 唐杨士勋疏 宋代所作义疏的著作主要有: 孝经? ? 唐李隆基注? ? 宋邢昺疏 论语? ? 魏何晏注? ???宋邢昺疏 尔雅? ? 晋郭璞注? ???宋邢昺疏 孟子? ? 汉赵歧注? ? 宋邢昺疏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6、集解? 又称为集注,集说,集释等,这是汇集各家解说,加以选择并加上自己见解的一种注释方法 。 魏何晏的《论语集解》,朱熹的《孟子集注》、《诗集传》,郭庆藩的《庄子集释》。 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7、音义 音义是一种注音释义的著作,兴起于魏晋,另有音训、音诂、音注、音解、音证、音隐、音释等名称。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由《周易音义》、《尚书音义》、《毛诗音义》、《周礼音义》等十四部典籍的音义组成,是音义类注释的代表作。 附:异文——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为异文。 补注类注释有补、补疏、补释、补义、补正等名称,这是一种对前人注释作补充、订正的注释。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清王先谦《汉书补注》,焦循《论语补疏》。 四、旧注的内容和风格 1、旧注的内容 《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毛传:“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姝,美色也。俟,待也。城隅,以言高而不可逾。” 《左传·庄公十四年》:“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杜预注“绳,誉也。” 《诗经·周南·关睢》:“君子好逑”。《经典释文》:“逑,音求。” 《诗经·召南·何彼??矣》:“何彼??矣,唐棣之华。”《经典释文》:“棣,徒帝反。《字林》‘大内反’。华如字。” 2、旧注的风格 (1)、汉唐的风格。 汉唐时代注释的风格侧重于训释字句、注明读音等,内容包括释字、串讲、通释全章大意、注明出典、考证人名地名史实、增补史料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