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因操作的原理.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基因操作的原理

基礎生物技術 Basic Biotechnology 第五章 生物基因操作的原理 傳統方法 為何我們要操作基因? 育種人員可介入並育成令人滿意的產品,而取代等待百萬年的演化所產生的效應 操作一生物之基因以改善其表現而可滿足原本生物無法迎合現代社會之種植需求 操作方法可分為2種主要的類型:傳統型及基因工程技術 學習目標 本章將會學習到: 改良動植物之基本法則 傳統方法改良動植物之限制 基因操作的基本原理 P = G + E P = 表現型 G = 基因型 E = 環境 改變基因型,編碼性狀之基因需被改變,環境須被改變,亦或二種因素皆需被改變 改變環境可藉由農藝方法的控制來達到目的 基因型的改變是永久性的(可遺傳的) 投資於高產量雜種是無用的,除非提供適當環境給基因之最是表現以獲得高雜種優勢(heterosis) 基因操作的基本原理 表型遺傳性(heritability):遺傳性為在基因調控下,一個性狀顯性表現的程度 H = Vg / Vp Vg = 基因變異 Vp = 表現型變異 可評估廣義的表型遺傳型(heritability in the board sense) 此估計範圍介於0.0~1.0或0.0~100%之間,估計值愈高則表示藉由育種而成功地操作基因以改良一性狀是可能的 育種通則 育種計畫之通則如下: a. 決定育種目標 b. 集合基因變異或遺傳變異性 c. 重組變異(交換或雜交) d. 選擇所要之重組者 e. 評估所選擇之物種 育種目標 為了增加產量, 抗疾病性, 品質改良,除草劑耐受性等目的 生產者取向:改善商業產品之生產率, 以利潤為考量 消費者取向:增加營養價值及增加工業產品之品質 遺傳變異性 並非所有變異皆可遺傳,因此無法進行育種計畫,也無法藉由傳統方法來操作基因作物 若想要利用已存在作物變異來增加蛋白質含量,必需要有存在一含高蛋白質的作物才行 或經由突變誘導出 重組作用 傳統的方式是經由雜交(hybridization)或以不同親代交配來製造變異 植物或動物進行授粉或交配後,受精結果發育成胚胎 此作用之效應是確認兩親代之基因合併為一個新的基因組合 動物 傳統方式為選擇合適親帶來予以交配 人工受精應用在牛、馬及山羊的育種上已成為例行的另一種方式 此項技術最大的優點在於供育種所用之捐精者可不受地域之限制,可引用海外的物種進行受精、免去養育的成本、避免感染之傳播、降低受傷之風險、增加基因改良之速率 缺點為不是廉價的選擇 植物 植物上,花粉藉由授粉媒介(風或昆蟲)自一親代轉移到另一個親代的柱頭上 同一株植物的花,有些必須指定為雄性,而其餘為雌性,被指定為雄性花朵者,必須藉由去勢處理的程序;現在的方法則是使用雄性不孕基因來製造一個不孕雄性親代,可免除去勢作用的需要 選擇 基因交換之後,育種計劃開始一系列合適基因重組織選別作用,即選出可表現該育種計畫之合適重組性狀的個體,通常為長期性,需要七到十年 第二子代(F2 generation)是最富有異型結合體(heterogeneous) ,因為每個世代將減少50%異型結合體 定量特徵的育種於隔離族群需要種植大量數目的植株 傳統育種的限制 傳統育種的缺點有下列幾種: a. 持續時間長:需要持續多年 b. 限於同一物種內之基因交換:親代必須有相容性且屬於同一物種 c. 選別效率較低:不精確 d. 大量之隔離族群:需要大量空間,而增加育種成本 e. 只有在一限定基因池所表現性狀的基因才可達成 關於不行有性行為生殖之植物 無性生殖作物之優點為避免有性生殖所帶來混合基因特徵之現象,無性生殖作物會保留雜種優勢(hybrid vigor) 不開花的物種中,經由誘發突變是為培育此類植物之傳統育種方法,使植物組織接觸適當之致變劑以誘發體細胞之突變 傳統育種對生物技術之重要性 生物技術比傳統改良動植物之方法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可併用兩種方法來生成最終產品給消費者 生物技術引進新基因將必須被轉移到生態型(ecotypes)以供不同生產系統所使用 將生物技術所生成植物與來自不同地區所預期使用之適應種類進行混種 學習目標 植物與動物育種人員如何進行他們的工作及其工作所面臨之限制因素 主要限制就是如何把基因轉移? 重組DNA(rDNA)技術允許研究人員將一種生物的基因轉移至任意它種生物上,而規避有性生殖的過程 學習目標 本章中將會學習到: 1. 基因工程或重組DNA技術之基本步驟 2. 基因工程之可行技術(enabling technology) 3. 基因工程之重要微生物 4. 傳統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