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准入制度
建立我国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准入制度 贾建平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 2005.6 主要内容 神经内科分会成立后工作回顾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标准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基地 行业专科制度建设 行业专科制度建设过程 制定神经内科专科制度的目的 塑造规范、系统的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与认证模式; 保障神经内科医师队伍专业素质的稳步提高; 提高国内神经内科整体诊疗水平; 与国际神经内科医师培养模式接轨,便于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二次修订后神经内科专科细则特点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细则更加突出二级学科培养模式和特点; 将原先“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养阶段”名称改为“专科和亚专科培养阶段”; 将神经内科临床和理论学习内容分为基本标准和较高标准两个等级; 基地细则规定更符合中国国情,切实可行,便于推广。 第一部分神经内科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养细则(前1~3年专科医师培养阶段) 总则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分为两个阶段:即三年专科医师培养阶段和三年亚专科医师培养阶段。 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侧重于对神经内科、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学及其他神经内科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临床技能的培养。 亚专科医师培养是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医师的专业理论与技能,造就不仅能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而且能诊治神经内科疑难病、危重病的专门人才。本细则适用于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的第一阶段。 一、培养目标 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培养,使被培养者在完成规定的培养内容后达到神经内科专科医师水平,能比较正确的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和急症,并具有一定的科教研的能力。 二、培养方法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的第一阶段为3年,接受训练的培养以满足临床实践工作需要为核心,采取神经内科与相关临床科室轮转的方式,分别从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两个方面进行培养。 2. 理论培养内容和要求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神经内科(18个月) 1.轮转目的 初步掌握神经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定位、定性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2. 基本标准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 基本技能要求 3. 较高标准 2)临床知识及较高技能要求 在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炎性、变性疾病和癫痫诊治原则,脑电图改变,影像学表现,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能阅读专业外文文献和进行简单的医学英语对话。能对实习和见习医生进行专业理论指导。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可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 (二)神经内科ICU或急诊室: 5个月 1.轮转目的 熟悉神经内科ICU或急诊室常见疾病的诊疗规程,着重掌握多脏器功能衰竭、癫痫持续状态、高颅压及脑疝的诊断与急救。了解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 2) 基本技能要求 能熟练进行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的操作; 能掌握呼吸机正确使用方法。 (三)心脏内科: 3个月 1.轮转目的 初步掌握心脏内科常见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熟悉心脏内科物理检查及心电图结果分析。 2)基本技能要求 (四)呼吸内科: 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呼吸内科常见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熟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改变;能正确分析血气分析、痰培养等检查结果;熟悉抗菌素的应用。 2)基本技能要求 (五)内分泌科:1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糖尿病治疗用药原则和胰岛素使用方法。了解糖尿病饮食疗法,熟悉食物热卡计算及快速血糖测定方法。重点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 2)基本技能要求 (六)神经外科: 2个月 1. 轮转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七)医学影像科: 1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系统的、正规的CT、MRI读片方法和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神经影像学表现。 (八)神经电生理: 2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熟悉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九)神经病理: 1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周围神经、肌肉活检的适应症及标本取材,了解常见周围神经系统和肌肉病的主要病理学表现。 科 室 规 模 总床位数≥40张以上,床位使用率≥85%,床位周转率≥15%。门诊诊室≥3间。 收治住院病人数≥1500人次; 年门诊量(包括急诊)≥5000人次; 年急诊量≥1000人次; 诊疗疾病范围 疾病种类及例数 临床诊断技术操作的种类 和例数 1)疾病种类及例数 2)临床诊断技术操作的种类和例数 医疗工作量 医疗质量 神经内科病人临床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