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地理环境培训材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潮汕的地理环境与文化 ;天顶飞雁鹅;一溪目汁一船人;;;概述;;?一?、?潮汕的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 ;本区水网密布,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条主要河流。韩江是广东省仅次于珠江的第二大河,也是本地区最大的河流。它的上游分汀江和梅江两支。汀江发源于福建省长汀县和宁化县交界的治平木马山北坡,汇众山之水,过长汀,奔上杭,出永定,迤逦南来,入广东境。梅江的上源琴江,发源于广东紫金县白山岽,北流过五华,至兴宁水口,始称梅江,转东北流,过梅州,有石窟河、松源溪来汇,至松口又折向东南,入大埔。汀、梅两江在大埔三河坝汇合,称韩江。南下直出丛山峡谷,在潮州城下,分北溪、东溪、西溪、梅溪、新津河几道支流出海,这是韩江下游。韩江在本区流域面积约1740平方公里,大概为流域总面积的5.8%。 ;榕江是本地区第二大河。其干流南河发源于陆丰县百花园,由揭西入普宁,集合横江、龙潭、石肚、钱坑等十来道小溪水,径流渐大,绕揭阳城南,到双溪嘴有一级支流北河汇入。北河发源于丰顺县猴子岽的南麓,东南流经县城汤坑,有石湖等水注入,过揭阳境,又有发源于蛮头山的新西河注入,绕揭阳城西,折向东北,到曲溪又折向东南,合源出潮州笔架山的二级支流枫江,至双溪嘴与南河汇合。南北两河汇合后,流经牛田洋,由汕头港出海。榕江在本区流域面积约3512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80%左右。 ;本区海岸线长278公里,东端在饶平县东界镇上东乡,与福建省诏安县交界;西端在惠来县神泉港南海边防哨所西侧,与广东省陆丰县交界。本区海岸线曲折蜿蜒,有众多的天然良港。沿海岛屿丛礁密布,最大的岛屿是南澳岛。南澳岛面积约107平方全里。岛岸线长77公里,大小滩头61处,主要港湾有前江湾、后江湾、青澳湾、深澳湾和云澳湾。 ;气候 ;?二 、一万年来潮汕地理环境的变化 ;气候的变化 ;距今5000年后,气温有所下降,到距今4500年前后,温干气候特征明显,本区沿海有贝壳堤生成;在距今3500年前后,又有较热湿的气候;接着,气温再次下降。距今3000~1900年(西周中期一东汉初),气温较前期稍低,但分析显示,木本花粉中热带树种占50%,可见气候仍然相当温暖,但比较干燥,气温大概略高于现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潮湿热带自然保护网之一的广东鼎湖山,现有1291个种的植物中间,热带植物占56%)。其间,西周时期(距今3000~2800年)在我国出现的第一冷期,对本区的影响似乎并不大。 ;距今1900—1500年前后(东汉初到南北朝),全国进入第二冷期,孢粉分析显示木本花粉中热带树种只占32%,说明这一段时间里,本区气温比现代略低,不过仍然是暖湿气候。距今1400—1040年的隋唐时期,本区的气温回升,稻谷可以再熟,鳄鱼野象活动见诸记载;雨量也多,公元819年韩愈刺潮,6月因为“淫雨将为人灾”,有《祭城隍文》,年底又因为淫雨妨害稻蚕收成,有《祭大湖神文)。当时气候,比现在要湿热。北宋初开始,本区气温下降,雨量比前期少。 ;咸平三年(1000),陈尧佐以潮州通判权知惠卅教州民种麦,获得丰收。元丰间(1078—1086)欧阳直卿任惠州推官,还因河源县盛产麦子,让百姓用实物输赋。惠州与潮州毗邻,可知当时,本区气候较今干冷。到南宋初(距今700年左右),本区气温仍偏冷,雨量偏多,比较潮湿。这一时期韩江三角洲孢粉分析的结果是,喜湿的蕨类占孢粉总量的86.7%,而热带树种只占木本孢粉的10.4%。不过,这时本区还有野象出没,《宋史·五行志》记载,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潮州野象数百食稼,农设阱田间,象不得食,率其群围行道车马,敛谷食之,乃去”,可见还是温湿气候。 ;宋元之间,气温稍高于现代,但时间较为短暂。明清两代,潮汕长期温暖而比较干燥。在明代正德嘉靖时(16世纪前期)、清代顺治康熙间(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和光绪时(19世纪后期),有三个冷期,地方志上记录;着本地陨霜降雪的气象,大体与世界性的“小冰期”相应。这一时期的年平均气温,略低于现代,降水量也较少。 ; 海岸线与江河的变迁 ;桑浦山上的海蚀石头;;;;第二节 潮汕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